很久以前,有一个仙女下凡到了云南的苗乡。她不辞辛苦地教当地的人们种植庄稼,伺养牲畜。有一天,仙女在野外遇到了一头凶猛的熊,差点被熊所伤。幸亏一个苗族小伙子及时出现,一箭射死了那头熊。为了答谢小伙子的救命之恩,仙女指点小伙子在山后找到了一种植物,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乡亲们效仿小伙子,也用这种植物治好了家中的病重患者。
而这种神奇的植物,外形很独特,大多数都长有三节枝干,七片叶子。所以,人们干脆就叫它“三七”。这个传奇的故事,出现在《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这本书中。这本书由北京益生堂中医药博物馆组编、高栋主编,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科普丛书系列之一。
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介绍了人参、灵芝、当归、志远、京半夏、车前草、马齿苋等等,包括“三七”在内的20种植物类药材。还有雄黄、石膏、珍珠、水蛭等9种动物及矿物质类药材,及5种常见的治疗方案。
书中对于动植物类药材的介绍也很特别。不仅对每一种药材的属性、特征、分类、产地、喜好、功效都做了详细地介绍,还收集了和这种药材相关的传奇故事或神话传说,使人看时感觉津津有味,读完以后印象深刻。
比如我们所说的这个“三七”,它属于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主根肉质,呈纺锤形。7-8月开花,8-10月结果。分布于中国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也有。以根部入药,味甘微苦性温无毒。三七入药较晚,最早出现于明代的药方中。《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者”。其珍贵程度显而易见。
介绍完“三七”,讲完故事,作者还插入了清代朱东樵《本草诗笺》里的八句诗。前四句是:善走阳明与厥阴,独于血分见知音。损伤杖扑能除痛,止散肌肤更慰心。使原本科普性很强的文字,凭空多填了几分诗意。
而书中所介绍的五种治疗方法——针灸、拔罐、刮痧和推拿,更是家喻户晓。对于这些治疗方法,我想可能没有几个中国人不知道吧。这几种治疗方法中,我们家使用最多的就是拔罐,因为祖祖辈辈都在使用。说来也奇怪,一样的手法,拔完罐留下的罐印,颜色确实不一样,有红的,有褐色的,有紫的,有黑紫的,当然也有没啥颜色变化的。根据经验我们看颜色就可以判断我们的身体到底属于哪种病症。
这本书虽然看着薄,页数也少,但可读性很强,值得期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