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学术,不适合爱好者阅读。
这篇文章探讨了二战前半个世纪美国对日作战构想的演变。与大西洋战场相比,日本是一个“遥远的敌人”,太平洋的广阔以及无数岛屿阻隔了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联系。是否为了遥远的菲律宾殖民地而战争一直是民众和决策者争论不休的问题。日本的南方委任群岛存在着威胁,无数的机场和飞机可能会消耗美国的舰队和士兵。文章强调了战争的重要性,而不是具体的战术规划。
美国民众对战争的承受能力是双方评估战争可能的关键。日本希望通过突袭和持久战使美国民众不再愿意继续战争,从而迫使美国降级并退出菲律宾。然而,美国也对民众的态度表示担忧,因此分为两派:一派希望开战时立即援助菲律宾进行舰队决战,而另一派则希望通过一系列岛屿攻击来提升士气,并依靠强大的工业能力在后期的决战中取胜。日本最大的误判是认为美国会在权衡利弊后坐下来谈判。他们通过袭击珍珠港完美地执行了这一思想,但八艘主力舰却惨遭毁灭。然而,这也激发了美国人民坚定的战斗意志,使得持续对日作战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美国错误地认为日本的主力舰队在后期无法忍受时才会发动决战,然而日本在战争初期就主动进攻并暴露了自己。美国还相信通过“海权压制陆权”,即海上和空中封锁,可以迫使日本屈服。总的来说,双方都低估了对方的战斗意志和求战决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