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缘分的买到了一本主要关于建筑修缮、环境更新和古镇街道保护的书。在从沙溪回大理古城的路上,我看了一半发现很多东西都能继续反思和思考之前用过的“前台,后台,帷幕理论”。这本书讲述了修缮沙溪建筑的过程。我反思之前写论文时没有进行参考物的实地考察。这是一个容易让理论脱离实践的事情。这几天逛了丽江古城、独克宗古城、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理古城、喜洲古镇、周城村、双廊古镇和沙溪古镇。逛得越多,我对这个理论的思考也越多。前台的商业化是一个明显的趋势。但是商业化带来了消费主义的冲击。在丽江古城和周边区域,古城街道上几乎都是民族写真、咖啡馆茶馆和网红打卡点。这些店铺因为网络传播快速开张,跟风打卡式消费主义。另外,商业化店铺的招牌非常丑,没有特点,突兀地树立在街道中。我发现招牌问题会影响前台区域的文化展示。彻底的商业化不能单纯带来文化的展示,帷幕区域不仅仅是景观节点,后台区域也不仅仅是居住功能。单一功能的改变不能带来古镇文化的复兴。就像大理古城和丽江古城一样,只能感受到商业文化,和其他商业区没有区别。茶马古道上的村落也在新道路修建发展中没落。马帮和茶叶文化和茶马古道一样都在历史的洪流中成为腐朽。石板路串联了无数的村镇,但再也走不到最古老的石板路上了。我不知道每个茶马古道上的村子是否都有戏台,但根据我之前收集的资料,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方戏曲文化。我没有机会在现场看过,可惜我已经不能再写论文了。修复传统建筑和街道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在文化保护方面,一个巨大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那就是文物的破坏。我发现无论是在四川还是云南,这些传统古建筑在一段时期内几乎都被破坏,而当想要修复时,发现连以前的图纸都被毁了。仅凭人们的记忆很难将建筑恢复到原来的样子,这导致出现了不同的修复方案,并且由于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拖延了很多时间才最终确定方案。即使确定了修复方案,由于资金不够,结果也是草率结束。由于资金不够,修复工程不完美,几年后又要重新修复。幸好每位修复工作者都尽力而为。在白族地区,主要信仰有阿吒力教(大黑天神)和本主崇拜(多神崇拜),每个村落都有不同的神祀。因为通联吐蕃、中原和蜀身毒路的重要性,大理地区吸收了各个地区的信仰,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信仰体系。因为对各种信仰的片段化吸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被评价为“非释非道”。所以现在修复的寺庙中供奉的神像也没有体系。这本书中传达的设计思考过程比设计新建筑的价值更高。这种实地经验的巧思令人崇拜。在我心目中,沙溪修复的例子是排在我心中的第一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