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参加工作后,“拿着菲薄的工资,我专门去把《雅舍谈吃》里写到、现在能找到的美食尝了个遍。”
在他眼里,美食在梁实秋的笔下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概念,更是一种文化底蕴的代表。
拿到这本书,吃货的我,先找了没听说没吃过的菜去读:西施舌、铁锅蛋、乌鱼钱、满汉细点、大菜……
再把那最俗最俗的菜来看:面条、窝头、烧饼油条、豆汁儿、饺子……
每一道菜将味道、文化、乡情软软糯糯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就像每道菜最后撒上一点芫荽、点几滴香油一样,略略地把菜的烹饪精华介绍一下。一篇文章就在细水流长间一气呵成了。
看写豆汁儿这段:“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已。有一年我路过济南,在车站附近一个小饭铺墙上贴着条子说有豆汁发售。叫了一碗来吃,原来是豆浆。是我自己疏忽,写明的是豆汁,不是豆汁儿。来到台湾,有朋友说有一家饭馆儿卖豆汁儿,乃偕往一尝……可是稠糊糊的像麦片粥,到嘴里很难下咽。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
话虽简易,思乡之情却深深地隐含在这简朴的语言里了。
还有一篇《水晶虾饼》,写出了这个美食家对食味独特的敏感:“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上一点点芡粉,捏成圆球,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炸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
这本书包括四辑:第一辑介绍了67道美食;第二辑是对吃文化的一些观点;第三辑讲吃遍东西,包括美国、日本、法国等等;第四辑则介绍了几本有关饮食的书籍。
梁实秋的散文一向有着不可超越的魅力:
于简单中蕴藏大智慧,于平淡中流溢真性情。
对美食的欲望,他从不掩盖:“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
何其尖锐又何其恢谐!
其实,美食,从来都不只是普通人的殿堂,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更是甘之如饴。
苏东坡,这个宋代大文豪,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看看以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有多少: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腿、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等等。他诗词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比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老饕赋》。
陆游也不在其下,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甚至写下了了一个被他命名为“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再举几个例子吧:
夏丐尊《谈吃》:
在中国,衣不妨污浊,居室不妨简陋,道路不妨泥泞,而独在吃上,却分毫不能马虎。衣、食、住、行的四事之中,食的程度,远高于其余一切,很不调和,中国民族的文化,可以说是口的文化。
钱锺书《吃饭》:
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做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陆文夫《壶中日月长》
今日天气大好,久雨放晴,草塘水满,彩蝶纷纷,如此良辰美景,岂能无酒今日阴云四合,风急雨冷,夜来独伴孤灯,无酒难到天明。有朋自远方来,喜出望外,痛饮;无人登门,孑然一身,该饮;今日家中菜好,无酒枉对佳肴;今日无啥可吃,菜不够,酒来凑,君子在酒不在菜。
张爱玲《谈吃与画饼充饥》:
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
美食的魅力,就是这样!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