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西南联大”四个字,内心就激动不已。
西南联大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西南联大从1938年4月4日成立到1946年7月31日宣布结束,只存在了短短八年的时间。
正是这八年的短暂时光,它却孕育出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五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八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一百七十多位中国科学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这所在抗战时期临时筹建的大学,它是如何成就教育史上的传奇的呢
近日,天地出版社重磅推出《西南联大通识课》典藏版系列丛书,为我们再现当年西南联大的辉煌。
整个系列共七本书,包含《文学课》《国史课》《哲学课》《诗词课》《古文课》《国学课》以及《文化课》。
《西南联大文化课》中收录了冯友兰、张荫麟、汤用彤、罗庸、雷海宗、吴晗、闻一多七位先生的文章。
本书从中西文化的比较入手,渐及中国历史文化、人文文化,最后通过对哲学与人生的讲解,形成了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文化的完整概述。
罗庸先生对文化一词的定义是:文化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之生活态度,此态度之形成即是文化。
“文化”一词,看似抽象,不好理解,而大师们却将其穿针引线,展开对“文化”与“人文精神”以及与“哲学与人生”的探讨。
本书第一章的主题是中西文化之异同,中国是否去学习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引入是否会对中国文化造成影响。
冯友兰先生从文化的类型来论述中西文化之差别,而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则提出了中西文化在本质上的差别:中国人对于实际活动感兴趣,而对于纯粹的活动则次之。
他还认为,中国人虽然重视道德价值,但在本质上却是功利的,而西方人之所以能取得各种成就皆因为他们将纯粹的活动置于实际活动之上,对于科学、哲学以及真理的追求必须以其本身为目的,不要将其当作手段。
张荫麟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传统的价值意识囿人之深,纯粹科学的缺乏,是我国历史上缺少一个产业革命时代的主因之一。
史学家雷海宗对于中国的历史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观点新颖独特,让人耳目一新。
他认为人们总是容易混淆历史和过去,认为历史就等同于过去,其实这样认为并不正确,过去是一种既定事实,独立于未来和过去的过去。
而历史却是活生生的,过去所发生的一件事情对未来、过往仍具有意义,虽然这其中的意义已发生变化,这是历史学的事实之所在。
雷海宗以历代孔子观为例,具体讲述了孔子在不同时代所处的不同地位与各种评价,而这恰好说明了历史学是活的,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对于过去的了解,也是我们今日生活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映照出当时社会与现今社会的意义。
在“哲学与人生的探讨”这一章,冯友兰先生的论命运的观点,引起我的兴趣。
他总结说:什么是命运自己努力后不能战胜的遭遇才是命运。
人生所能拥有的成就有三种:学问、事业、道德,也就是古人所倡导的立言、立功、立德。
而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也有三种:天资、命运、努力。
他解释说,学问的成就需要才的成分大,事业的成就需要命运的成分大,道德的成就需要努力的成分大。
一个人唯立志为圣贤,只要自己努力上进一定可以成功。
结语
今天下着雨,空气清新许多。
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夏日,伏在书桌前阅读《西南联大文化课》,心中有几分别样的感受,大师们睿智通透充满智慧的话语,让我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大师们力透纸背的人文情怀让我感动不已。
有人说,中国大学的精神在于大师,大师的精神在于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我深以为然。
时代远去,我们无能为力。
大师远去,我们却可以把他们留下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以文字的形式永久留存。
这是大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一直传承下去。
- END -
作者简介:我是@浮世绘t,自由撰稿人,多平台原创作者,感谢阅读!欢迎点赞关注,评论交流。备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