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沧海变为旱地,旱地又变为沧海。”(第14章转变)
过去的世界遥远的难以想象,毕竟“地球的形成历史可以追溯到45亿年前。生命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了大约40亿年,而比单细胞生物更复杂的生命则可能存在了20亿年。”这本书是一场时间之旅,把我们带回到更久远的年代。
看之前会担忧自己对生物学和地理知识了解不多,从而害怕书中的内容太过庞大和枯燥。但实际上,当我读了几十页后完全改变了这样的想法,这并不是一本纯知识类的科普读物,作者关于现场的还原以及今昔对比的手法能够使我迅速还原出远古时代的场景,在脑海中构建出“昨日世界”的画面。
书中关于现场的还原是这样的:“一只间异兽蹦蹦跳跳地从真尖齿兽身旁跑过,像松鼠一样顺着树枝爬上一棵山杨觅食。蝙蝠藤短刀般的叶子之间结着低垂的深色树莓,间异兽头朝下顺着一条坚硬的藤蔓爬下来,它没有去吃这些树莓。一只体型稍大的原地狱犬兽躲在藤蔓的下面,形似一只又大又凶猛的鼹鼠,一旦藏身地被发现,它就会发出戒惧的嚎叫,然后又蹦又跳地沿着树丛逃跑”;
或是“海面上,喙嘴龙震动着由细长的柱状手指支撑的翅膀,正腾空而起”;
或是“一株石松的腐烂茎秆横倒在地上,散发着泥土的味道”。读完这些句子,我们仿佛真的能看到觅食的间异兽,观察到海面上喙嘴龙起飞的动作,嗅到石松的腐烂茎秆的气味……
无需VR眼镜,我们就能瞬间身临其境。
关于今昔对比的手法运用的非常多,比如“我”在苏格兰高地兰诺克的布莱克伍德长大,这里遍布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石英岩嶙峋,长满了蕨类和覆盆子,白桦树生长旺盛,温带雨林里的动物有水獭、黄雀。但这些动物仅仅和“我”在有生之年生活在同一片树林、同一个世界,从长远的时间标度来看,大自然很快就会将这些回忆抹除,毕竟在更新世时期的此地还在绵延400米的冰川的冲刷之下;
或是“白垩纪时期的植物和脊椎动物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类型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昆虫和其他小型动物则与现代类型比较相似”;
又或者“在上新世,这片分裂的土地雨水充沛,形成一系列裂谷湖,加速了气候的改变。到了今天,原先罗尼乌曼湖的位置是另一个湖——图尔卡纳湖”……
从两万年前的阿拉斯加,到寒武纪的中国云南,这场跨越5亿年、向远古世界溯源的时间之旅是如此的丰富与壮阔,但又收束于生物学家们的理性与严谨的表达中,关于细节的还原更是让人感到恐怖。
何以形容这样的奇妙感受,我坐在桌前,但仿佛已经漫步走过了远古的平原、冰川、裂谷,参观了生物们的家园还和它们sayhi。
十六个远古时代的现场,我想我会“再来”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