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鼓励在学校考高分的好学生另辟蹊径,去餐馆当伙夫。我记得中学时把这个理想告诉一位老师,他难以置信,还笑我。所以我继续认真考试、好好学习,按照别人的期望来过我的人生。只有到了中国,离故土千里万里,而且几乎完全和过去了断,我才能够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读完整本书,感觉最好的还是最开始写成都的那部分,或许也和时代有关系。作者在成都的那段日子,城里老街老铺尚存,流动的摊贩卖着各种各样的好吃的,麻圆、叶儿粑、豆花……看了之后让人不禁也想尝尝兔脑壳究竟是什么滋味。要放在以前我是绝对抗拒的。作者还去了成都的烹饪学校,印象最深的是刀工的艺术,“形容食材经过刀法加工后的形状,也有丰富多彩的词汇,有些很是诗意,比如片、条、块、丁、丝。”
不时感叹自己还不如作者了解中国的文化,“在中国的岁月中,这些笔记本就是我的生活,里面写着列车的时刻、购物清单,还记录了焦虑与灵感、梦想和回忆;火车上看出去的风景在本子里面有所描述;风中传来竹叶的龙吟细细也都用文字记了下来”,顺畅自然的文字,不时显露出传统文化的诗意与美妙,想来少不了作者与译者的共同努力。
到了后期,新兴的城市生活迅速改变了传统的老街老铺,拆除与建造并存,“一方面,这样的拆除实在是个悲剧:是我个人的悲剧,竟然爱上了一个正如此迅速地消失着的地方。我对饮食烹饪的研究,初衷是想记录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后来我才明白,从很多角度来说,我都在书写老成都的墓志铭。”这种改变,是工业化带来的,也是对外来文化的崇拜带来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想必是各个城市普遍都能看到的现象,传统的街区、文化与新兴的外来的生活方式碰撞,处在剧变之中。或许正如亨廷顿《文明的冲突》所写,在现代化和西方化的冲击之下,对自身文化会经历一个从废除到认同的过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极力推进现代化,渴望摆脱传统的东西,不过现在再看境况已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成都生活之后,整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身处其中,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接触到频发的食品安全、滥食野生动物等问题。后续的经历那些似乎撕去了那层传统的、充满烟火气又不乏浪漫的那层面纱,让很多问题暴露。作者有时被牵扯进与官僚主义、捕杀保护动物相关的场合,或许因为文化和身份的隔阂,会难以认识事情的全貌。这也是中国社会的复杂之处吧。在牵扯的东西过多时,这本讲美食的书似乎失去了那份纯粹。
还想讲的一点是,作者在后记里面写到的那只菜虫,吃与不吃仿佛成为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抉择。但是想来,吃昆虫是不能代表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用这种方式来表明立场,似乎也有偏颇和不妥之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