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学的时候,王小波的小说是班里最流行的杂书之一。刚进大学的我们总有那么一段什么都读的时段,言情也看武侠也看,世界名著和漫画堆在一处,总之就是要把高三那年亏了的杂书都补回来。
《黄金时代》就和那些书堆在一起。拿着这本传记最后的年表我仔细对照了一下,他的长篇我果然都看了,短篇、杂文和书信集果然都没看过,我看没看过主要取决于班里是不是流行,有没有实体书送到我眼前。所以我心里的那个王小波,是他小说主人公的合集,年幼的时候卷进武斗,之后在云南的农场谈恋爱,在一个工厂骑自行车,和一个治疗不孕不育的大夫结婚……(啊我知道他老婆是谁,真的知道)所以我这次读的这本传记,补全和修正了我对这个人的印象。但作者毫无疑问是个粉丝。
这本传记的第一章竟然是从王小波的葬礼开始,而且不是一笔带过,也不是以此为引子介绍来宾从而体现他的圈子,竟然事无巨细地讲述了葬礼那一天发生的事。我所能理解的是,这是作者调查的起点。
接下来的几章讲王小波的成长,作者对这个阶段还不能产出的小波不感兴趣,着重描写了他的成长环境,他的经验来源和知识来源。王小波在29岁的时候发表了第一篇书评,在30岁的时候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从这里开始,作者开始把笔墨真正聚焦在王小波本人身上了。他的求学,他在文艺上的探索,他的伯乐,他的挣扎,他的思考,他的得意之笔……除了自传和一些信件,书里其实没有引用太多他其他作品内容,但是作者显然调查了大量资料并且加以验证。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王小波是一个笔耕不缀的思想者,“无趣时代的有趣之人”。
这本传记其实很好读,一个是作者调查充分,所以我阅读的时候整体感觉是作者想说的太多,努力取舍之后决定只说这个主题下面的。第二就是作者写作的时候情绪饱满,虽然他生活的那个时代不好写,但作者一直努力把事情说清楚。第三王小波本人文笔很好,所以这位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也非常注意自己的文笔。这三点造就了这本书的文字十分容易阅读。
最后,这本书竟然一张照片都没有,也没有插图。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