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上,很多人有这样的观念:勤奋是值得骄傲的,偷懒是应该羞愧的。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疲劳。”然而,实际上,没有功劳的苦劳是一文不值的。在职场中,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努力,而是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和受益。《软技能》这本书由30位不同领域的老师共同创作,东东枪老师指出:“偷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软技能。很多人在职场上很悲惨,他们辛辛苦苦地在公司打拼多年,却还在原地踏步,而其他同事却能准时下班,轻松工作,甚至还能升职。事实上,会偷懒才是一个职场人最顶级的能力。低质量的勤奋比懒惰更可怕。北海道大学的生物研究小组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黑蚂蚁分成三组,每组有30只蚂蚁,以研究它们的分工情况。蚁群中大部分蚂蚁都忙着清理蚁穴、搬运食物和照顾幼蚁,只有一小部分蚂蚁每天东张西望,看起来有点懒散。生物学上称这小部分的蚂蚁为“懒蚂蚁”,他们发现这些“懒蚂蚁”在遇到食物危机时反而更能带领蚁群寻找食物。这就是懒蚂蚁效应。虽然懒蚂蚁看起来游手好闲,但其实它们的脑子从未停止思考。很多人把偷懒和懒惰混为一谈,但实际上,偷懒是工作少做但想要更快完成,而懒惰则是不想做事。顺利完成一项工作,时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把事情做对和把事情做好。但与工作成果有关的只有把事情做好的时间。在豆瓣上有个名为“杀死伪勤奋”的小组,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机械式努力的背后,不过是一种肌肉的习惯性运动,这看起来是勤奋,其实是脑子的偷懒。”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维的深度。我们只是被外表上的懒散所迷惑了,把偷懒简单地理解为懒惰,而忽略了他们在战术上的精进。很多人只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找对方向比勤奋更重要。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一条线和一万美元的:一家电厂的发电机坏了,几乎整个车间都不能运作,相关的生产工作也被迫停下来。公司调来大批修理工人反复检修,但找不到问题所在,更无法修复。最后有人建议请来物理学家兼电机专家斯坦门茨。他用3天3夜仔细听了听电机旁的声音,然后爬上爬下检查了一段时间;最后在电机的一个部位用粉笔划了一道线,写下了“这里的线圈多绕了16圈”。工人们按照他的指示进行修复,结果问题解决了,生产也恢复了。当厂家准备付报酬时,斯坦门茨说:“不多,只需要1万美元。”大家都很不满,1条线,1万美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员100多年的收入总和。斯坦门茨解释说:“画一条线只需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划则需要9999美元。”就像把一颗种子种在沙漠里,天天浇水施肥也会导致它死掉;而把它种在水中,天天光照也会使它受到过度灌溉而窒息。只有把种子种在适合的土壤中,它才能生根发芽。在处理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准确地找到问题,才能快速高效地解决它们。要学会偷懒,很多人都说懂道理,但做不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确立标准,别急着做事情;评判方法,先确定如何正确做事情;安排步骤,随时回顾,逐段确认;预估时间,更专注、更敏锐地了解情况,做出判断。勤奋加努力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人生的悲哀在于只知道埋头苦干,但不知道深度思考。真正的努力不在于肢体的忙碌,而在于深度思考后的持续行动。你需要比别人更努力,但更重要的是要更有效地努力,这样你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花更少的力气完成工作,把多余的时间用在其他方面。就像马云所说:“不要死工作,要带着脑袋工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