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实际上讲述了如何通过亲密关系成长与向内发掘爱,亲密关系是通往灵魂的桥梁。本书通过吸引、幻灭、内省、启示这几个亲密关系的发展阶段来阐述每个阶段的处事原则与方法。
1. 亲人与伴侣之间的不同:亲人关系是血缘关系,无法改变,我们不需要吸引对方,所以无论亲人身上有什么缺点或相悖的价值观,我们都不得不与他们相处,并在改变对方权利斗争中不断争吵。而伴侣的关系是我们选择被吸引的结果,但被吸引是因为童年被忽视的需求和创伤。当月光褪去,原生家庭的创伤浮现时,我们往往会将内心的创伤归咎于伴侣的错误和不合适。然而,情侣关系没有不可解除的纽带,当我们意识到还有更多选择时,我们更容易放弃。
2. 双向救赎的期望:以前我总是为互相救赎的爱情感动,但实际上,救赎的过程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温馨治愈,而是在不断地揭开我们曾经草草包扎的伤口。在这个过程中,冷漠、争吵、暴怒、埋怨、自我怀疑交替出现。救赎的开始不在于互相的无限包容,而在于从对方身上得到启示,回到自己,并从内心深处清理创伤,挖掘出爱。伤口愈合的过程可能会与伤口产生的痛苦同样痛彻心扉,这是我们在一段亲密关系中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的。
3. 内省在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需要被看见?我认为是因为我们需要以他人为镜子,通过他人认识自己。我们的一生都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而这个过程需要他人的存在。在关系的危机中,我们发现自己的执着,并通过爱来消解执着。在关系的停滞期间,我们跳出受害者困境,为自己遇到的一切负责。在关系的依赖与反叛中,我们打破束缚,放下罪恶感和牺牲者模式,重新获得自由。从内向外观察自己,从外向内觉察自己。
对于读到末尾的问题,我发现整本书都在讲述进入亲密关系后如何做,但如何选择和确定那个人呢?作者说“选择与某人在一起,不是因为需求,而是因为了解到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我如何知道他是正确的选择呢?
最后,抛开怀疑,换以相信和实践。我发现常常会对书中观点持怀疑态度,如果观点与我自己的信念相符,当然会感到共鸣,但很少有收获。与其在各种说法中犹豫不决,不如在适度地权衡后选择相信,并开始实践。怀疑让人止步于舒适区,相信则会激发行动的力量,让我们不断拓宽边界,找到自己的真理。怀疑来源于过度关注结果的思维,而行动让我们在过程中享受当下。所以让我们去享受过程,在亲密关系中修行,尽可能感受爱和表达爱。不要在意结果如何,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观察和获得启示。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