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不好吗?写得太好了!就像在一战回忆录《昨日世界》中所写的那样,茨威格写小说的时候,会大量删减不必要的字句,增加情节的跌宕和可读性。他确实做到了,除了前两篇以外,这本集子里的每一篇都能让人一口气读完,无法停下来,读后心神久久不宁。茨威格的写作非常细腻,对人性和心理把握得非常到位(顺便说一句,写小说前先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弗洛伊德,确实很有必要)。虽然他1911年写的东西有些令人费解,让人难以共情,但从《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一四个小时》开始,可以明显感觉到他的写作技巧非常娴熟,非常感人动人。然而,我不喜欢他在行间字里透露出对普通中下层大众的蔑视,比如《马来狂人》中对黄种人的鄙夷,以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对生产时环境和穷苦人的鄙夷和回避...到后来,他虽然能够隐藏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但还是能让人感到不自在。就像在《象棋的故事》中,船主的儿子只能是呆呆笨笨、傲慢冷漠、极度贪婪,只能使用不光彩的手段逼迫对面"贵族"的儿子才能艰难胜利。即使他具有无与伦比的天赋,也只能局限于此,只能对"象棋"有最基本的认识,对其他事物一无所知,就像书商门德尔一样,有那样的记忆力又能怎么样?如果你是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人,还是只能像个鼹鼠一样蹲在集中营(看到这里真的太心痛了),等待所谓的"贵族"来拯救,即使他有如此非凡的天赋,也没有自救的能力,或者说,作者不会给予他这种可能。
当一位作家创作一本书时,实际上他就是把自己完整地展现给读者,像一本书一样袒露自己。
我从茨威格的作品中,看到了他身为犹太人的自豪,身为资产阶级贵族的自负,以及他微妙地居高临下对待普通人和小市民(犹太人的小市民和一般小市民不同)。为什么说是微妙的呢?因为我感觉他其实还在竭力想要表达对穷苦民众的怜悯,但并没有真正能够共情,因此这种怜悯的悲哀就悬浮在半空中,既不上升也不下降,反而像咽在喉咙里的半块干馒头,没有即使没有更好。
我是不是太天真了?我觉得读得越多,写得越多,看得越多,每个人都会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包容万物,理解万物,对每一片草木、每朵鲜花、每片叶子都会有感受。我在其中。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