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余华的小说有什么特点的话,我想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他故事中的批判性与讽刺性。从最早的《在细雨中呼喊》的青涩开始,到之后最广为流传的《活着》。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两部作品能够表现出那股属于余华的反思与愤怒。真正让我感慨余华文字中力量的,是《活着》之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兄弟》的下半部。之所以特意提到下部,理由是虽然《兄弟》这部小说中评价更高的是上部,但下部中人物的“癫狂”和“崩坏”才真正地把文字的讽刺与批判性发挥到了极致。
这部《第七天》显然是一脉相承了余华的愤怒。然而,恕我直言,这是一部在我看来很难达到及格的小说,甚至让我一度觉得写出这样的小说,余华应该出来致歉。看了知乎很多人的评价都在说之所以本书评价不高,是因为这写的是近现代的社会乱象,人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了。我颇不以为然,一部小说的难看真的仅仅是因为它写的是现代的故事吗?让这部《第七天》如此难看的,是其无论是苦大仇深的上部还是荒诞崩坏的下部,每个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有着鲜明的人物个性,彼此之间相互关联而又各自独立,故事完整、饱满,主线深刻。整本读完,那个要带着宋刚的骨灰上天的狂人李光头的形象跃然纸上。反观是这部《第七天》,不夸张地说,一部小说看下来,就仿佛看了一个BBC专访国内社会阴暗面的采访合集,一个又一个故事如《故事会》一般的通过和主角对话的方式来表现出来。这样一本小说,如果想写,请写短篇。长篇小说真的可以这么写吗?如果这种把社会负面新闻剪报随便一串联写出来的小说,在网上还有人给洗地,那是不是只要成名了就可以随便圈钱了。
我以前曾是余华的铁粉,我认为国内需要余华这种充满批判性的作家出来引领社会的反思。但时至今日,我真心不希望余华在短期内再写什么新书了。请认真深刻地去构思一个完整地故事,珍惜自己的羽毛,我愿意用十年的时间去等一个配得上余华名声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