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关于《1367》这本书有多好,豆瓣、小红书等等各类论坛上夸的声音已经够多了。这本书很好,但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的优秀。至少部分章节在推理叙事上,存在不足。有人评述,这本书由六个本格,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派推理。我就笑了,你跟我说这是本格,哪有本格整那么多价值观说教的啊。
第一个故事,故事时间为2013年,骆小明督察在调查一宗室内密室杀人案。故意将行将就木的关振铎警司抬出来,自己隐藏在幕后查案,密室设计巧妙。但情节设计上,完全可以采用骆表关里的设计,比如关振铎在关键时刻借由之前某个案件为例对骆小明进行点拨,无疑可以让关振铎这一真正主角的形象更加丰满。作者在这个章节夹带私货,这也是本书最具争议的部分,哥们你年纪看着也不大,什么警队价值什么的,看推理小说还得受教育是吧。
第二个故事,故事时间为2002年,2000年前后是香港黑帮势力转型向娱乐业大举进军的关键时期,依次为背景发生著名歌星被幕后大佬天桥谋杀案。这个故事处理的非常草率,主要是为了突出关振铎办案不拘一格。骆小明办案中,陷入困境,此时关振铎突然出现,表示这都是我幕后安排的假案件,然后一一说明案件细节。情节上,这里由骆小明自己查出案件明显更好,更具有戏剧性,明显会让关振铎的形象更加丰满。作者在这个章节,陷入一种作品内核上的矛盾,一方面主角口口声声强调公义,另一方面却用不公义甚至非法的方式办案。这个章节故事,是最烂俗的,基本只有在古典犯罪小说(达不到推理小说的层次)中才会有这样的故事逻辑设计。
第三个故事,故事时间为1997年,即回归前夕。这是小说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叙事水平很高,案件场面宏大,逻辑紧凑严密,文笔行云流水,结尾出乎意料、堪称神来之笔。很多熟悉日系推理的读者,应该很简单可以猜到强水案、纵火案、越狱案三者的关系,但是对于身份转换这一诡计,恐怕是很难通过文字推导出来的。
第四个故事,故事时间为1988年,背景为中英谈判之后,香港在各类制度设计上正在为回归进行准备。这是小说中次精彩的部分之一,其中枪战部分、枪战前侦查部分,非常有港剧既视感,作者对惊险时刻的笔力把控是很见水准的。
第五个故事,故事时间为1979年,即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不久之后,当时廉政公署与警队之间剑拔弩张。这个故事依然很精彩,故事逻辑依然十分严密,但是后续比较虎头蛇尾,没有戏剧性的正反双方人物对峙时刻(推理小说到最后一般都会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说明动因、手法)。
第六个故事,故事时间为1967年。这一年,是香港城市历史的重要转折点。这一篇,作者综合运用了叙诡、既时推理等手法,过程精彩紧张,最后三行字与第一章节形成呼应。1967至2013,这就是13和67的来源。这就是在这里,作者借由“我”(主角)最终点出自己的内心真正的想法。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但远远不是豆瓣8.9至9.1分的“神作”标准,大致相当于豆瓣8.0分至8.5分之间的日系推理水平,可能是比较恰当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