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通过传灯系谱引入禅宗,并开始讲述初期禅宗的历史。在初唐武则天时代,禅宗正式登入中国历史舞台。初期禅宗由南宗慧能和北宗神秀代表。慧能主张“顿悟”,即豁然领悟;神秀的禅法则属于“渐悟”,需要经过长期修行逐渐领悟。北宗禅的主要思想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整形态真实存在的佛性,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妄念烦恼所遮蔽,难以显现。因此,通过坐禅去除妄念烦恼,可以显现自己的本性,即通过坐禅内观悟取佛性。南宗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人本来都具有无穷尽无分节的佛性,妄念只是影像。因此,可以清晰、自觉地发现自己本性的无穷尽无分节。其次,作者介绍了中唐以后的两支主流,即马祖道一的“洪州宗”和“青原-石头系”。马祖禅认为现实态的自己就是本性的自己,主张“即心是佛”、“作用即性”、“平常无事”。而石头禅则认为现实态的自己与本性的自己处于不同的层次上,需要去发现本性的自己。到了唐末五代,马祖禅和石头禅的结合以及灵活运用成为课题。临济则主张“无位真人”,即把“主人公”化由于马祖禅的影响,禅宗无法避免世俗化的问题。宋代禅通过制度化来克服与超越马祖禅,包括将公案作为教材、规范禅宗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修行方式等。宋代禅将公案的参究方法分为“文字禅”和“看话禅”两种。最后,作者介绍了铃木大拙的禅思想,包括非逻辑思维、色空转化、随意自然等。铃木大拙认为禅修者可以在真空中自由运用,不受社会组织束缚,成为创造社会组织的主人公。他还强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超越个体和个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和自我同一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