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便知道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炸毁商务印书馆的非人行径,更对其非炸不可的理由记忆犹新: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是的,暂时消灭一个国家的物质,国家仍能涅槃重生;但若消灭一国的文化,它则很难东山再起。便是文化的意义。
祝勇老师,作家、纪录片导演,现任故宫博物院故宫文化传播研究所所长,躬身故宫多年,深耕故宫点滴,出版了数十本著作。其“祝勇故宫系列”图书旁征博引、图文并茂,成为读者了解故宫、爱上故宫的不二之选。他的新书《故宫文物南迁》,不仅接续了前作《故宫六百年》遗留下的结局部分,而且成功补充了“祝勇故宫系列”的空白一环。
故宫文物南迁,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由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行动。日本占领东三省后,北平岌岌可危。为了避免文物进一步被洗劫,故宫博物院的有识之士决定携带故宫文物至一个安全的地方。路上既有敌机侵袭,又有土匪袭扰。环境恶劣,旅程艰难。但是,许多人竭尽全力保护文物,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依靠他们,成千上万箱文物得以保存下来。
《故宫文物南迁》是一本体量庞大的书。书中不仅包含700多页的篇幅,还充满了血泪和苦难。为了写作,作者从大量史料中搜寻材料,进行实地考察、摄影和录像。书后的注释与参考书目让人肃然起敬。附赠的老照片与《文物播迁经过路线图》给读者最直观的感受,使人体味到那一场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文物南迁之旅。
在南迁计划拟定之初,许多北京市民甚至包括鲁迅先生都反对文物南迁。设身处地地想象,我恐怕在那时也会投反对的票。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到后怕。如果北平沦陷之前故宫文物没有南迁,后果不堪设想。幸好,当时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前辈。文物、故宫以及我们都应该感到幸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