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之时,我刚结束了一场与病患家属的艰难沟通。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在我只看一眼封面的时候,我就即使在黑白颠倒的急诊也要抽时间把它看完的。
这是一本写美国白人作家关于老挝难民苗人在美就医的故事,其中交替叙述了漫长的就医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醫患冲突,以及苗人作者本身也不是医科出身,所以在前几章节介绍病情时,我都是结合语境在猜测她所述的专有名词进行病例分析。大体上,主人公是这样的:从出生后没多久就开始反复抽搐,发育落后,更换多种抗癫痫药物难以控制发作,稍微控制好一点时,一次感染来袭让所有回到比原点还差劲的地步。醫生们都以为她不行了,父母把她领回家又挺了过来,但依旧没有生活质量,而且醫病双方都觉得对方做的不对。其实,我读的时候就觉得,天哪这真的比我所进行的所有醫患沟通都艰难。语言障碍,信仰不同。不知道不是医科背景的大家是否会觉得,黎亚是这个醫病冲突的牺牲品。
作为刚好是儿童神经专科医生的我,不能拿现在的醫疗水准来苛责上世纪80年代的病历。因为醫疗进步飞速,现在回头看,我肯定觉得黎亚的抗癫痫药物更换过于频繁,并且在全身感染时没有得到及时的抗感染治疗。她从来不曾脑死亡,顶多后来算植物状态。我更要说明的是,剖开上述这些就医时的不完美,黎亚的结局并不会有太大的不同。这是个从开头就注定是悲伤的故事。黎亚被上帝选中的小天使,她的基因有问题,导致出生后很快就出现各种发育性癲癇性脑病的表现,这种表现是不可逆的,甚至会不断进展。哪怕在抗癲癇发作药物已经又进步了40年的今天,她的诊断可以更详细,完美,但是治疗并不能改变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结局。
故事中有许多点对我很触动,作者作为一个不了解医学,也不了解苗人文化的白人,可以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并最终成为非常好的朋友,给我们详细地呈现了这样一个好的故事,可见用心之至。我认为描写最好的一段就是,苗人穿越密林寻求生路的经历,非常有画面感,彷佛身临其境。在黎亚的求醫过程中,我们看到父母及醫生两方巨大的冲突,但他们都是为了小孩好,父母对她的爱,承载着他们的文化背景,所以方式独特;醫生对黎亚的负责,则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及职业操守为己任,他们都在以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守护她。
再说回这本书带给我的关于我职业的启示,大部分时间我享受着家长可以全权因为是监护人而决定子女的救治,醫生可以告知,引导,但无法强求。我遇到很多各种原因决定放弃治疗的家长,或因个人执念,或因对醫院,醫生的极度不信任,产生被害妄想,一旦是这样的开端,通常沟通也是徒劳。虽然生长在同样的土地,教育背景,成长环境,价值观念还是会每人各不相同,这是无法用统一标准所左右的。我记得我第一次认识生酮飲食和癲癇,是小學时,六公主播放的一個外國電影,《不要傷害我的小孩》,非常深的印象,多种药物无效后,家长毅然决然地更换医疗机构尝试新方法,结果他真的成了幸运儿,癲癇控制住了。有时候,我们站在现在看历史,我们更容易说清楚对与错,但做抉择的当下,就只有“当下的最优选”是正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