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广物茂,在我们广阔的国土上分布着超过3000余个县及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这些行政区的地名并不是随便得来的。它们或是来自山川大泽、或是对应天象星文,或是源自历史事件,或是自古沿用至今。
这些地名在远游的游子耳中是熟悉的存在,是难以割舍的牵挂,是一股浓浓的家乡自豪感。这些地名的故事潜藏着国人对于土地的依恋,对于脚踏实地的踏实感的认同。
《国家人文历史》编著的这本《地名里的中国》为读者打开了解读地名的新世界。书中通过对中华上下5000年历史的探寻,找到今天这些地名的渊源何在,并从人文的角度出发,按照地名得名的内在逻辑,分为了自然地理、人文精神、历史变迁三大部分。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地名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地名背后反映出来的古人的生活劳作、道德审美以及历朝历代的兴衰得失和社会发展规律。历史是前人书写的,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是汲取前人的经验得失。历史又是多面,从地名去解读又为我们找到了解读历史的新视角。
这个视角不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思乡之情”,更讲述着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故事。
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地名多由来与自然地理,其中山川和河流是主要的部分,其次还有当地的自然资源(矿产和动植物)。以山为名,这在我们的历史中并不少见,“三山五岳”中的东岳泰山,在它脚下的泰安市、岱岳区、泰山市,名字中的“泰”和“岱”就来自泰山(泰山别称岱岳),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华州区、南岳衡山脚下的南岳区、衡山县、衡阳市等等也是一个道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古人诚不我欺。烟台市蓬莱区便是得名于古代的海上仙山“蓬莱”,而与它齐名的另外两座仙山“瀛洲”和“方丈”就没有它的这个待遇了。这也让蓬莱成为唯一因文化信仰中虚构仙山而得名的独特存在。
长江、黄河都是滋养着我们这块土地的“母亲河”,除了它们,中国大地上还有1500多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它们都在养育着一方水土、一方人。河南、河北等名都离不开黄河,历史悠久,“河南”一词在《周礼》上已有记载。黑龙江省、松原市、牡丹江市、黑河市、嫩江市等等地名都可以看出古人崇尚自然、因地制宜的取名方式。
地名不仅表达了古人对于自然的尊崇,而且也寄托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道德的赞美和传颂。古人多依赖土地生活,农耕文明中耕田种地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大事。因而与农耕文明有关的传说也在地名中有所体现,如嘉禾县取自炎帝神农氏教民种植,阳谷县、历山、历下区等都与此类神话故事有关。
地名并不只是一个地名,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或是反映着当地的地理地貌,或是反映着当地的人文历史,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