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王安石的文学传记,整本书读下来就好像在看一部文学纪录片一样,娓娓道来。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暮秋时节。霜风凄紧,关河冷落,落叶萧萧,一派凄凉景象。”
短短的一句话,就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凄冷又萧瑟的环境,一幅萧索的画扑面而来。
这是毕宝魁的《大宋宰相王安石》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
再接着用文字一点点的描绘——这是一个家属灵堂吊唁的场景,死者是王安石的叔爷爷王贯之,此时的王安石还是一个八岁的孩童。
灵堂前,王安石随着他的父亲王益叩首跪拜,脑海中却不断地浮现出父亲对他的叮嘱,嘱咐中不忘重申家族的显赫来历——源出太原王氏,是西晋年间“八王之乱”逃难来的,现今谱牒丢失,却早已不知是哪一支脉的了。
我没怎么读过很多的文学传记,或许文学传记跟一般的讲述人物的史书又有不同。
整本书读下来,我好像就在顺着王安石的人生轨迹脉络,去一一探寻他的人生故事。
《大宋宰相王安石》——这本书像是记录,用上帝视角来记录,而我又在顺着上帝视角的记录去阅读,跟一般的故事调动情绪,让人内心起伏,感同身受不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如所见。
他想,他行,如所见!
传说《伤仲永》中方仲永确有其人,是王安石的外祖母家乡的一个天才,自由聪慧,未学而能做诗,然方仲永父目光短浅而不允仲永读书,而用仲永之天才引以为奇来获取财物。
最终,仲永泯然众人矣。
然,又有传说,所谓《伤仲永》不过是王安石为勉励他人读书,讲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而杜撰出来的一个人物,所谓方仲永,世上根本就无此人。
在《大宋宰相王安石》一书中,作者毕宝魁采用的第一种说法,他把《伤仲永》的故事加入其中,方仲永,也成为了王安石人生生涯中的一块垒石。
讲述自然顺畅,“在离临川只有一日途程的时候,到了安石的外祖母家。于是,王益全家人就住到了安石的外祖母家。不料,就在这短暂的逗留中,小安石发现了一位小天才,对他的影响很大。”
在毕宝魁的《大宋宰相王安石》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传说不再是传说,“伤仲永”是影响王安石一生的重大事件。
都说文学传记既然有“文学”二字,肯定有一定的想象虚构成分,那么如此的添加,倒也不失为一种功夫,既把重要的名篇加入,又顺畅自然的仿佛是亲眼目睹,而书中一些历史记载的真事的描写,也不失为“传记”二字。
及至变法施行,保守派与变法派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再继续。
多年好友成为针锋相对的政敌,司马光,宋敏求,苏轼,苏辙都成为反对王安石的一员,更有甚者欧阳修这个三朝元老带着不满返乡致仕。
王安石在伤心中面对重重阻力依然坚持变法,可惜变法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神宗突然离世,王安石含恨而终。
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毕宝魁对王安石的这大起大落的人生做了一个梳理,从他八岁那年开始,到他阖然辞世,他的文才与家世悄然隐没其中,构成了大宋宰相王安石的一生。
身前身后名,历史与文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深浅不一,但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至于,王安石其人究竟如何,则需要我们自己去思考了。
结合历史,结合他的那些事迹,他的那些文章,以及文章中那些有关于他的传说事迹,或许会得出我们心中的一个王安石,正如《大宋宰相王安石》中所说:“他是一本厚厚的书,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