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版本不一样,是民治建设出版社的。利用闲适的午后给整体看完了。聊一聊吧,江户川于各种意义而言都是非常特别的人。
通体观感,如何形容呢。
与其说是看故事,读江户川的短篇更像是一种学习,一种对刑侦讯问与侦破方式的学习。比如《心理测试》中对于问询的反侦查推断着实很高明。这也许和耶鲁课堂上关于博弈的那个小游戏有相同之处。在不互通的情况下每人从1-100中择数,最后某人所选数与所有人所选之和的2/3最接近则胜利。越聪明的人越知道要将数字压到1,然而很可能因此忽略其他人的聪明程度,反倒获取不了最终的胜利。
越高明的人思考的步骤愈多,有时愈容易失败或者露出破绽。以为“我走在你前面”,通过训练将对其他词汇作出的反应时间缩短,但其实对「画作」下意识地反应为「屏风」那时起就已经失败了。(如果不是明智这样敏锐的侦探也看不出来就是了。
还有一种对奇异恶念的学习。「推理小说家分作两种,一种是犯罪型,必须对犯人嗜虐心理细致描写才能满足」。
意外地对这种叙述我也有着同侧重推理描写相等的兴趣。就和看绫辻行人那两册《杀人鬼》差不多,文字的叙述往往比直观的视觉感受要有强大的冲击力,每次看到杀人鬼出场都有种莫名的兴奋感。《红色房间》如是,T讲述其通过“诱导性发言”进行犯罪的经历时,虽被一时这种恶念震惊,但仍不耻地期待下一秒他会以怎样邪恶的“绝对不会触犯法律的手段”夺走另一个人的性命。
该不会某种程度我也有潜在犯罪因子(笑)。
「变态读者」hhhhh(btw“女性猜忌”,虽然江户川这一拳砸脸上了。
接下来讲讲自己在阅读几个故事时犯的错误。
阅读《阴兽》时,在看到大江春泥给静子太太「当侦探掌握了太丰富的证据时,就要小心了。」仔细想来也是,最开始的天花板上的探索就是太太诱导“我”去的,不然推理方向就不会顺着《天花板上的散步者》那方去。
太太的认知失调行为没能被我及时发现,明明是个「要杀我丈夫就先杀掉我」的人却能在丧事现场和“我”抱在一起。真是大失误啊。
不过这篇最后大江春泥的三重身份着实令我惊诧,好一个杀人计划的沉浸式体验,连npc都不用加了,自给自足,玩cosplay挺上瘾哈...
《D坂》里,我自以为聪明地将明智身上的黑白条纹和无窗纸拉门结合在一起,自以为先行主角一步破了案,没想到最后也和主角一样被所谓「不一定可靠的证言」给蒙蔽了。《错觉》指出,人的记忆力和观察力并不可靠。
在网上也努力寻找关于「无窗纸拉门」到底长成什么样子,结果也是空手而归了。
现在看这段好贻笑大方这两者可以重合的概率比从天花板下毒还低。
江户川给我的感觉是奇妙狡猾,隐秘而吊诡的。他笔下的犯罪者非高智商便是“时不时就感觉无聊”之人,至少这一本里面的短篇是这样。
平田一郎,平井太郎。总有种说起大江春泥就在叙述江户川乱步一样的错觉。
又买了《黑蜥蜴》,然后据说他的其他作品,诸如《虫》等都非常猎奇。我估计又是那个「变态读者」了,想到很猎奇又点燃了我的好奇心。这段比较空闲的时间准备把江户川全集都看完,有新的感想随时会回来补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