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读了中大人类学系系主任的一本《The Funeral of Mr. Wang》,觉得很有意思,对通过死亡来观察社会很感兴趣。最近从某个地方听说这本书出版了,所以找来读了一下。
这本书是由三位作者完成的,其中美国和日本的访谈主要由麦高登完成,而中国案例的访谈则由另外两位作者(应该是麦的学生)来完成。访问分别在三个国家的三个城市(丹佛、札幌、广州)进行,每个地方的访谈数量大约有十个,访谈时间每个都是1-2小时或者更长的深度访谈(其中一些是麦高登的老朋友,所以"调研"时间更长)。
对于这本书,我比较疑惑的是,如何理解这个研究的方法学,以及它如何成为"知识"。书的题目很宏大,让人觉得好像在进行三个国家的比较;但是为什么选择了三个城市,每个城市进行了数十个访谈就等于可以进行比较呢?而且这些访问都是通过滚雪球式的方法来找到的,这种方法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是什么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只有定量研究才能产生知识,很多深入的民族志和案例跟踪也很有启发性。所以更多只是针对这个研究本身,由于书本只是介绍了其调研方法,但却没有解释或论证采取这个方法背后的基础,让我在阅读时不禁产生了疑惑。
说回书的内容,由于每个地方的访谈量都有一定的数量,呈现出来的材料非常丰富,可以通过不同案例和引用的访谈内容来了解作者想要呈现的图像。
其中,日本的那一章对我来说最有意思,可能是因为文化上大家差异比较小,但又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的思考和对比会更有趣。比如日本受访者展示出的开放性(相比于美国),对现实社会束缚相对于对来生的多元想象等,还有家庭原子化、少子化、城市化带来的变化,都非常有趣。
至于中国大陆的内容,相对上我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如果读者想先了解一个大概,这一章也是个不错的入手点;章节后边还提供了不少参考文献,读者可以按图索骥。有点惊讶的是这本书没有引用任柯安的那本《The Funeral of Mr. Wang》,可能是因为这本书虽然出版较任的那本晚,但调研完成的时间应该是几年前,而当时任的书还没有出来。总体来说,我觉得任的那本在议题上更深刻,非常推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