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自由,就是被他人讨厌。因为腰封上的引文,我一直不愿意翻开这本书。
自由便不在乎他人想法了,说“被讨厌”好像在刻意制造对立一样。
后来这本书名声大噪,我在喜马拉雅上又遇到了它,当作睡前广播听了几节。青年与哲人的对话果然很催眠,但听到“心理创伤并不存在”的时候,我听不下去了。
如果不是过去受到心灵的伤害,那么悲伤、紧张、恐惧这些情绪为什么会源源不断为什么会比其他人悲观
即使是读完这本书的现在,我依然没有被目的论完全说服。过去的每一件事都不会凭空消失,都是实实在在的经历。我们将其理解为打击、折磨、灾难,赋予消极的意义,这也确切发生在我们身上。这种印象在长久以来塑造着我们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就算企图改变现状的目的再强烈,希望努力扭转人生“意义”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不过,“目的论”确实是一把打开行动之门的钥匙。沉湎于过去,在很多时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深陷回忆或是对过往的思考,可能并不是在寻找针对现状的解决方案,而是在逃避当下的困境。自卑和自负情结,甚至“夸耀不幸”,其实都是大脑在寻找更简单的因果链接。比如:
“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a)
原因“学历低”所导致的“无法成功”,是基于社会共识、对过去的评价。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是把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因为“学历低”,其实也可以引向另一个结果:
“因为学历低,所以要付出加倍的努力,超过原本的自己。”(b)
如果把关注点转向自己,“学历”这一社会标准并不会让自己低迷不振。“我”就算有“学历低”这个基于社会标准的事实,也不影响我的个人成长。
“学历低-缺乏竞争力-不能成功”似乎是大众普遍接受的故事,或称之为“社会现实”。阿德勒认为(a)的目的是留在舒适区,不愿彻底改变生活方式,于是“不想努力”,却说“不能成功”。而(b)的目的是自我提升、寻求改变,所以“学历低”反而成为了“付出努力”的理由,至于能否取得大众眼中的“成功”,(b)似乎并不在意。
同一个原因,就这样导致了两种结果。阿德勒的例子让我想起了一直以来非常相信的语言暗示的力量——积极的语言引导其实是正向的心理暗示,可以帮助摆脱情绪的恶性循环。从阅读第二章开始,我似乎不那么排斥这本书了。
做了一张思维导图,梳理了本书的内容
我仍然对“目的论”持保留意见,因此将其视作阿德勒建立个体心理学的预设观点。不同的学说就像各式各样的瓶子,把作为世界的水装进去。阿德勒的这一款我觉得味道稍稍有点奇怪,但也值得一尝。
和《幸福的陷阱》一样,这本书同样强调自我接纳、专注于当下,把过度在意他人而发生偏移的注意力指针拉回来。
读完可以得到安慰,也可能多少得到一些启示。但真正能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的,是自己的改变,是当下的行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