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对话》(第一卷),据说当年出版的时候引起美国不小的轰动。作者名不见经传,因为神的感召而写下了三卷《与神对话》,第一卷主要探讨的是“我”的一系列问题,包括自我,金钱,人际关系,健康等等,并通过与神的探讨(对话体,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最爱的方式),以对话体的形式给予读者一系列问题的答案。.作为一个始终相信人死如灯灭的无神论者,一个相信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主义者,虽然译者在前言已经提醒我们,且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阅读和体会其中奥妙,但因一些本质观念的相悖,还是让我无比别扭,只是幸运的是,后来我似乎找到了出路。.别扭在两点:1、书中的神告诉我们,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本质的,我们反复的轮回不过是要找回这个本质(身份),而这个本质即是:神(我即是神)。这和存在主义“存在先于本质”的理念相违背。2、因为默认“神”的存在,所以整本书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宣扬思维可以改变世界,对于唯物观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基于此,到底要怎么理解“我”的“本质”?所谓本质,即是拿掉这样东西,我便不再是我。那什么本质拿掉以后,人不再是人?书中给出的答案是“神”。人类,是按照神的形象创造的,人类是灵魂、精神、行动三位一体的存在。至高者灵魂类似超我,它创造了生活里的所有事,而我们通过经验这些事来发现自己的本质,即神性。这里说的“神”,我后来理解是,它并非造物主,而是我们自己,即我们的“灵魂”,所以我们一生的选择,最后都是为了成为/找回“我自己”,而这是灵魂(神)指引着方向。如果这样去解读是不是更适合无神论者?与存在先于本质也并不相悖。.而书中的唯心主义观,换作能量场的形式其实也合情合理。当我们“想要得到”的时候证明我们处在“缺失”中,所以我们越想得到,思维能量就越强,也就越得不到;当我们埋怨健康状况,我们其实忽视了曾经对它的伤害,这不过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当我们问世界为什么不能停止战争?其实因为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如果都这样想明天就能结束;当我们想维系一段关系却因此失去自我,关系反倒越来越坏,因此关系里最重要的其实是自己(快乐)…这样看,书中很多的观点脱离神的思维,其实依旧能够被理解和接受。.总体来说,大可抱着开放心态去读这本书,并从中找到对自己成长有益的观点继承和思考。但如果你对宗教/鬼神非常反感,那就且略过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