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很少看虚构类的小说,因为我觉得真实世界已经有无数未接触过的可能性,没必要再去想象一个。但翁贝托艾科的《玫瑰的名字》让我有了全新的体验。就像我在《达芬奇密码》里不关注悬疑推理,而是欣赏其中的西方艺术一样,读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关于理性哲学思考的启示。
艾科在书中明确表达了对于以符号为工具对现实世界进行探索和解读能否抵达真相的疑问,他的答案是不可以。但这种观点不应与不可知论混淆。在符号学的层面上,艾科阐述了由符号和观念唤起的行为,它们最终会让原本虚幻的假设变为现实。
这也是艾科一直反对的“过度解释”。他的立场建立在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的观点上,但又不完全同意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的“读者是衡量和评判文本的唯一尺度”的说法。他提出了“诠释的边界”的概念,即文本意图为合法解释设立一定的边界。
就像最近火热的openAI开发的GPT-3大语言模型一样,词语的输入和输出之间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推断出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也不完全是任意的。
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包括艺术和电影等)的解读,有时候只需要抱着欣赏的心态去感受即可。最怕的是在没有弄清楚基础概念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谈特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