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关于一个不出名大学教授威廉·斯通纳的一生。他的求学、爱情、追求学识,最终生病、死去的经历在尺度与经历上最大限度地接近了普通人的感受与经验。许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悲伤和失败的小说。斯通纳的一生从象牙塔里的办公室政治到现实生活中的琐碎,通篇被一种低回循环地悲伤基调所覆盖。这种基调被形容为一种厄运感,但由于斯通纳如此普通,这种厄运的浓度并没有过高。然而从斯通纳追求爱情、寻求职业发展而不得的过程中,哪怕是淡淡的忧伤,由于一种贯穿一生的延绵感,也同样能沉淀出悲剧感。斯通纳是偏远农村的农民之子,十六七岁得到了去大学学习农业的机会,是为了将来能够继承家里的田地。然而他在一堂文学课上体验到了文学的力量,于是将文学而不是农业当作了自己一生的追求。他的父母一直给与他默默的包容与理解。斯通纳爱上伊迪斯则是一个谜,正如伊迪斯与她的家庭都是个谜。从斯通纳婚姻生活的不顺利,敏感的他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会很不幸,但并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幸在延绵一生时会带来多大的破坏力。斯通纳的学术生活并不是那么纯粹,充满争斗。他一生的敌人是英语文学系主任Lomax,因为Lomax的爱徒的作业不合格甚至存在欺诈行为,而斯通纳与Lomax也因此结下了恩怨。斯通纳之后的学院生活只能在教授本科新生的基础课中度过,而不是在高级研讨班中寻求学术的精进。他对文学的追求是他一生的闪光。他喜欢上文学是在学院生活之初,到他四十出头,感觉到自己可以当好老师,然后是和年轻教师的一段婚外情。这些闪光点照亮斯通纳灰暗的一生。然而,斯通纳体会到的只是孤独,当他的婚外情被发现之后,他苦苦追寻的爱情就像象牙塔里的生活一样脆弱。斯通纳病了一场,衰老就这样一发不可收地开始了。他对失败婚姻的无可奈何就是一种衰老。死亡并非某个人生的突然结束,而是来自于至亲慢慢死去,是内心火苗一点点地逐渐熄灭的求而不得。这部小说需要一天读一章,因为你知道下一张还是斯通纳的劫数,你需要消化好当天的不幸,才能整理心情去领会他下一站的厄运。人物的宿命感和无力感让这部人物和设定都在美国的美国小说中显得很不美国。出版于1965年的斯通纳是在出版50年后,在欧洲的法国、荷兰和意大利逐渐走红,然后再回到美国人的视线中。故事的背景没有那么独特,连隐隐出现的两次世界大战也都成为了故事的背景。作者用一种直接、现实的古老叙述,讲述了一个不出名大学教授悲伤一生。这种叙述方式质朴而实在,显露出生活的积淀和丰富,悲伤中还有一些光亮。这部小说是绝妙的,值得推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