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的这本书,我已经“二刷”了。初读是在高三那年,具体时间已不记得,是通过书的版次确定的。当时尽管有些“开窍”,但仍然感到困惑。读书时的感受几乎被遗忘了,只记得这是一部温暖的作品。
前几天在家喝茶时,看到茶几上一摞书中,《我们仨》尤其引人注目,随手翻开来,再次被其温暖所感染。
该书中照片、信件、便笺、小画、留言条等各种物品都令人印象深刻,但最打动人的是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杨先生描述的是一场惊醒之后也不敢再想的“噩梦”,或许也是她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的经历。先生和女儿先后离开,这种痛苦并非掏心掏肺的感觉,也不是刻骨铭心的痛,而是在吃饭、喝水、看书、睡觉乃至呼吸时都会伴随的深深思念。那个“失散”的梦境,读起来既荒诞、悲凉、无助,明明知道是梦,却醒不过来;终于醒来,枕头全湿透了,天空染上了一缕深蓝,可梦境里似乎是真实的,宁愿不醒来,至少在梦里能够重聚。
杨先生怀念最亲密的家人们,并回忆了许多过去。从这些往事中不难看出,墨存先生和杨绛女士的人际交往中所坚守的高洁原则、处事上的傲骨气质、治学中的钻研精神和生活中的高雅情感,即令人感动,也值得学习。
翻看简介,三联书店在2018年6月重版《我们仨》,不知与2003年版相比是否多了一些内容,但从页数上看应该是一样的。2003年版书的装帧很有温度。封面杏黄色,有条纹凸起,正文虽然印在超轻薄纸上,但质量却十分厚实,给人既沉重又轻松的感觉。手握在手中,非常有读书的欲望,这恐怕也是纸质书未被电子书所替代的原因之一吧。
虽然杨先生与“我们仨”失散了,但通过其书籍中的描写,我们又能够与他们重聚了,这是读者能够见证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