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家高野和明来说,讲一个有趣的故事已经不是难事了。但如何把故事讲得又爽又深刻,这就需要从更深的层面上去挖掘。在读这个新故事《恶徒的救赎》的同时,也能想到伊坂幸太郎的《金色梦乡》,甚至在某些段落又有一丝古龙的味道。内核则是高野一惯的针砭时弊,把光照到暗影里,黑处更黑,亮处更亮。
虽然出场人物众多,但还是比较明显的分成了两条线,主人公八神的奔赴和警部、教徒、复仇者的追击,之间又相互作用。不到最后一刻,就猜不到结局。尽管我们相信,救赎一定能够达成,但即使在最后一页,都不给你确定性的答案。这种开放式的结局更多的是终于放掉了剧情的爽,回归到越加真切的现实中来。反而那种对于一种结果的期待与下意识的祈祷,让这本书的余味久久不散。
《恶徒的救赎》第一个破除的就是刻板印象,长得像坏人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吗?尽管有人坚持“相由心生”,但这个观相的过程却是主观的,所以也就是偏见造成了更大的偏见。而就算坏人把坏字写在了脸上,他有没有机会再变好呢?中国人常说的信念感,在这里有了充足的体现。如果把这部悬疑小说转换为心理学方向,那些所谓的阻挡者也可以是我们心中所存在的一种阻力的外化。整个达成使命的过程也是内心的冲突和最终信念的胜利体现。但又要警醒着,因为依然有未知存在,并且还有超然的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如果不去走入内心,我们只看外在,依然能看出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首先是一个体系的建立,书中解释了警部有两个部分的历史根源,同时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个夹在中间的部门。虽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一环,但这几个人却未被重视。这里我们依然看到了一种坚持社会责任感的群像速写。也是因为他们的不服输,才让最后的真相(当然是为了读者所呈现的一种,亦具有考量性的拿捏)得以大白。因为是社会派,又一定要聊到动机。八神是因为对孩子有所亏欠,所以他要“还”,而跟他交好的警察则是因为父亲的原因,所以对一定范畴内(具备改观的可能性)的坏人还能保有同情,而不是敌视,也因他的努力,改变了另一个同行者的刻板。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希望,尽管是微弱的,但依旧可以存续并且慢慢衍化成燎原之势。这也是作者对大众的期待吧,只是读者往往因为不愿意反思,而把一些良性的改观可能,漠视之。
而对于一些善意,是否会产生恶果,也是我们需要警醒的。为了报恩所进行的复仇,要从法或者理的两面考量。如果是矛盾的,可能还是因为环境的缺憾。正因为世界还不够完美,才有我们更加努力的理由,及方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