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比起吴承恩的《西游记》全本,让我更有耐心阅读,并且在两天内看完。我不得不佩服马伯庸的创意和超大的知识储备量,他们这些作家能够如此自如地在《西游记》这个大众眼中熟知的世界观里,弄出另一种角度的取经故事,甚至使用无厘头的形式。
就像在好莱坞电影里,相同的犯罪题材中,有从小偷视角去讲故事的《邦尼与克莱德》,也有从警察视角去讲故事的《劫匪》。同样的一件事情,观察角度不同,会收获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西游记》通过师徒四人的角度讲述了他们不断打怪升级、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过程,但我们也知道“西行”只是如来早就设定结果的一个“年度项目”。天庭的权力执行者们如何确保这个项目顺利进行,不要因为内部矛盾而夭折,同时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理解并实现高层深层次的意图,为自己的升仙之路谋得敲门砖呢?《太白金星有点烦》以取经项目经理太白金星的角度,揭开了这个取经项目背后的权力斗争和天庭阴谋。
作家刘震云曾谈到,他初读《西游记》时觉得这个故事平平无奇,怎么配得上四大名著,因为大部分内容都是讲用同样方式降服妖魔,完全没有变化。但不久后所有犯事的妖怪,好像在天庭都找得到把柄。在那个年代,无法公开讲述的越来越多,只能隐藏在神话传说中。这是一个很高明的处理方式,让我们身为民族浩浩荡荡的“现代文明人”都很自惭形秽!
现在的文艺工作者要是有能力像吴承恩那样,从怪力乱神的角度出发,在看似满纸荒唐言语下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顺利通过审查,那就太好了。
吴承恩在《西游记》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线索,而马伯庸则把这些线索放在了明面上。太白金星的小心谨慎、殚精竭虑,反复思考上头的真实意图;遇到“大闹天宫”背后的秘密,犹豫不决;以表面义务为幌子,却在背后打着手脚,只为了维护每个妖怪背后的根据地;这些都描绘出了一个天庭版本的“官场现形记”。国人的人情世故和职场厚黑之道,被演绎得入木三分。
有人声称,《太白金星有点烦》的现实隐喻和讽刺,不言而喻。越深刻的道理,能涵盖的事物越多;越生动的人物,能折射出的人性越复杂;越精彩的故事,能同构的生活越广阔。这就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道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