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半前,我完成了本书的阅读,一段磕磕绊绊跨越近1年的阅读。在这刚结束的过热大脑中,凝结出几点原始、粗糙的想法,与大家分享。
1.“不可认知性”是莱姆作品的一贯主题。它可以是人类在探求理性边界、“终极问题”,时遭遇的认知极限,也可以是人类用“中心主义”和所谓“科学认知方法”求而未果的空洞与虚无。《惨败》同样贯彻了这一主题,但有着更加辛辣的讽刺和更复杂的内涵。欧律狄克众人,乃至CETI、SETI决策的效用,实际上根本迈不出人类单位一公里的距离;人类理性的至高作品DEUS,也不过是挣扎在各种参数、博弈模型中,用“统计学”可能性来做挡箭牌的懦夫;特恩普呢,被强行从“化石”中唤醒,带有古典气质,从诞生初就揭示了人类精神的脆弱。但我们无法指摘他们,因为除了等待这一驻足不前的等待,每一次的决策过程似乎都经过反复验证,是科学的、合理的,并且集体共担了风险,甚至抱有一丝丝勇气和无畏的幻觉。但与《索拉里斯星》不同的是,人类在本书中处于绝对的技术优势,在这个优势面前,主角一行人实际上从未逃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桎梏,把自己的思考、好奇、信念和尊严投射到邻居身上,罔顾对方意志,用刺激、手段和实力来妄图“撬开”它家的大门,以正义之名行恶,这是多么的“讽刺”。或许,莱姆用故事的形式阐述了人类面对有外星文明时不可避免地唐突与幼稚,这是由个体本性和有限理性所决定的。
2.厚重的历史感、思辨的哲学思考和复杂的理论机制,这三者之间的平衡与涌现,是几乎所有莱姆作品的一贯风格。我个人非常喜欢莱姆对虚构历史的勾勒,其背后是莱姆对于文化、宗教、科技等现实因素影响机制的洞见与猜想,根植并影射了作品所处时代环境的政治和经济生态,阅读和理解它们的过程给我带来极大程度的愉悦。但遗憾的是,本书并没有太多的笔墨着力于星际旅行、宗教冲突、机械变革等历史主题,反而把“资源”更多分配在故事情节和对话上。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一做法并未发挥作者的擅长优势,直到本书后半程的高潮阶段,由于缺乏个体背后社会文化背景的展现,以及单纯用专业性思考替代个体心路历程的描写,因此对神父、驾驶员、心理医生和主角收尾前的匆忙补充,使作品在节奏方面有些失衡。当然,就故事而言,本书已十分精彩;大量专有名词(虽然知道是虚构的,但它就是感觉有科学理论的支撑hh)和策略分析更是在我已经折磨得过热的大脑上再挖出些多巴胺出来。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欢迎大家批判。
3.回到内容本身,阅读的过程中我总是被“强迫”着去思考这几个问题:为什么所有接触的手段都会适得其反有咩有更好的接触方式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目的总会被手段曲解”,因为两个文明之间的多回合博弈由于信息的不完备非常脆弱,甚至可以说是毫无信息:无论是“战争球”的假设,还是对方文明、生理结构的认识,抑或是社会形态和对待“接触”的态度,都是人类方的一厢情愿,这太不可思议了!此外,人类对于昆塔文明的干涉过度敏感,任何跟踪、反制都会认为是对“善意”的不尊重,任何挑衅都要还以颜色,即使对方只是沉默。最后,由于技术存在代差以及恒星知识的跃迁式特征,人类的任何观测都是自相矛盾的,观测即意味着干涉和知识的泄露。“不可认知性”和“地位不平等”就像一堵向上无限延伸的高墙,使他们永远无法得当、得体地与外星文明接触,也不可能给予外星文明说“不”的权利。正如莱姆提出的悖论一样:建立接触的前提是形成共识,但形成共识又必须以接触和沟通为前提。当然,莱姆同样给出了建立共识的方法,炸掉他家的门,签署协定,然后鱼贯而入.....
因为阅读的时间跨度较大,以上的观点可能有些偏离原书内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