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起源多源自唐末的藩镇。藩镇在唐末五代既可指节度使,也可指所有地方实权派,甚至可指直属中央的连帅和直属州。五代政治大患被认为是腹心之患的禁军和肢体之患的藩镇。相比于宋初禁军问题的快速缓和,宋廷所受持续两百余年的藩镇问题带来的压力更为持久并牵动面也更广。建隆元年的出现意味着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开启“太平盛世”,对于当时的统治集团,“走出五代”、避免成为第六代短命王朝是最迫切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宋初政治体制调整的核心关切。讨论宋初的藩镇政策需要回溯到唐末五代,将其放在整个十世纪的政治社会变动中解释。在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导师闫建飞教授的著作《走出五代:十世纪藩镇研究》中,中央层面的“方镇为国”、包括按行政区级别的变化和从藩镇到州郡的转变。在十世纪,州郡权力结构的调整是最关键的地方行政变化,也是藩镇州郡化的核心内容。在绪论中,闫教授交代了研究目的和本书结构,让普通读者更清晰地了解“走出五代”的路径,追溯历史演变的根源。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