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不厚的书,本来抱着窥探独身女性老年生活的目的去读,读完却对男女关系、生命凋亡及家庭伴侣等方面的认知又多了几分。
很喜欢作者对于男性的认知,以及对于女性前卫、大胆赤裸的论述。从身体角度,男人其实很容易对女人不忠,但慢慢也意识到女人其实也能不谈爱,仅仅因为性就可以燃烧,可以接受一次放纵和一场荒唐,“没有说那么比空气中飘散的阵阵死亡气息更能激发这生命的核心——欲望的了。”而且作者自称的懒惰、缺乏母性及不够温柔等,得以让她安于做三(当然这点不对),并且觉得还不错,不想照顾人,不想和一个人捆绑那么久。其实,就是啊,男性有丑陋的一面,女性也有,甚至可以更加过分,这没什么,都是人,都是人性,都可以理解,没什么不敢承认的。作者和萨姆的“甚至不需要太频繁的见面,心知肚明对方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某种意义上,也是我想要的状态。很多时候,只是解决欲望,只是有欲望,谈爱谈情,有些太复杂了,要撕扯面对的太多了,不如各自享受各自的人生,只是“性伴侣”就好。
还有作者提到的关于死亡。生活中有很多教程,教我们做很多事情,但是却没人教我们怎么面临死亡。作者提到,生命是按照生物规律,而不是个体规律运作的,个体出僧、长大、生儿育女、凋零死亡让位给后来者。不管人类做着怎样的白日梦,也无法幸免这样的命运。当然,我们想要经历延长凋零的过程,以至于有时候凋零甚至比成长所经历的时间还长,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会遭遇什么,如何能尽力过好这一凋零的时光,确实值得深思。老年生活也确实如我想象般悲观居多,并且沉闷。如何面对凋亡这以过程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朝着虚无延伸的喝死细线末端的小店,而是生命这条宽阔多彩河流的一部分。这条河流,充满了开端、成熟、腐朽和新生,我们是其的一部分,我们的死亡也是其中一部分,如同孩子们的青春一样,所以在还能体会着一切指时,别浪费时间生闷气了!”
作者也如同所有女性一般想要拥有自己的孩子,我知道这不是非要不可,但在生命长河中总会有这样的瞬间,想立刻生一个不顾一切,但后来意外流产,差点危及生命,这件事并没有如想象般痛苦那么久,反而是慢慢就忘了,并且觉得这样也挺好。所以,无论怎么,结不结婚,生不生小孩,都可以,只要是你自己喜欢,保持清醒,独立选择,所有的生活状态都是被允许的。
作者在最后提到“一本讲老年的书并一定以呜咽收场,当然也不可能锣鼓喧天。你们找不到可供汲取的教训,没什么新发现,也没看到什么解决方案。除了一些随意的散漫想法之外,别无所余。其中一个想法是,在这个年纪回头看自己的一生,虽然人的生命如宇宙相比白驹过隙,但从自身的角度,它却依然令人惊异地宽阔无比,能容下许多相互对立的不同侧面。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同时包含宁静和骚动,心碎和幸福,冷酷和温暖,攫取和给予,甚至更加尖锐的矛盾,比如一边神经质地确信自己注定失败,一边觉得自己会成功甚至因此洋洋得意。”现在阅读到这些文字我都觉得很是幸运,对于生命有了更多的参悟,我也无比同意书中说的死亡是“卓越”的,确实,死亡是无与伦比的,正常的死亡证明你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自然而然的走到生命的尽头,组成生命长河的一部分,这不值得雀跃吗作者最后想说的话(“临终遗言”)是“没关系。不必担心未知。”
这点我深信不疑。越长大越发觉人类太渺小,个体就更加普通平凡微乎及微了。想要的总是太多,想的总是太多,就会焦虑,一点点的变化,计划之外就会感到深深的挫败,但确定的成分又能有多少呢?
今年的形势相对于去年并无很大的改观,疫情之后大家更加求稳,不结婚不生小孩,内卷考公反对调休,求稳追求当下,都是大背景下的具体表现。所以,别想太多,没关系,不必担心未知,先过好当下,平凡地过完这一生就好。
推荐男生女生都读一读,这些个“闲书”,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