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继芳翎馨
认识蔡澜先生,最初并不是通过他的书,而是通过他的微博。他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开放微博评论,回复网友问题,回答的内容五花八门,也颇有意思,我也曾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提问者,受到了他的点拨。
后来,阅读过他好几本书,总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老人,爱吃、爱玩,同时也好学,于是更加喜欢品读他的文章。
可是,他也并没用什么知识的偏见来说当代的年轻人,反而越活越年轻,越活越跟我们的时代和年轻人没有了鸿沟。
《活得通透》一书,让我看着很羡慕,羡慕他任性的哲学、理解他的当头一棒,欣赏他作自己的快乐,也希望自己如他所说,学学问问就懂得更多。
《活得通透》打破了我对于老人的刻板印象,老人,尤其是有底蕴、有一定学识地位的,他未必爱跟你讲大道理,甚至都懒得去用时下“专家”的姿态去教育你,反而他们更随性、更随心,因为他们已经过了那种锋芒毕露的时间,也懂得每个年龄阶段需要如何去见证成长。
1.所谓的偶像排名
蔡澜老师并不喜欢现在的任何偶像排名,哪怕他也在榜单上,甚至他的排名都比很多世界知名作家、演唱家、舞蹈家、哲学家要靠前。他觉得有些羞愧,他的排名竟然在年轻一代里比金庸先生还要靠前,这让他始料未及,也觉得年轻人似乎看书看得少了。
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的这一代的年轻人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地品读经典,甚至很难真正地理解一本书,一卷故事,一场人生,大家用片段式的截取来获得一点点残缺的认知,好像这样就已经足够。
甚至,很多人花很多钱在娱乐消费中,也不愿意购买一套书籍,是有一点可悲的,偶像也从自然科学与人文,渐渐更倾向于娱乐明星演员,严肃文学比不上娱乐大众,有时候也是一种时代的错落。
我希望自己能守住内心的一片热土,多看书,看好书,从而让自己能够在新一轮的偶像排名中,真正找到自己的偶像,不被训话。
2.笑看往生,死并非终结
蔡澜老师对“死”下了一个定义:死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生涯的一个完成。
我们中国人往往避讳谈论死亡,甚至很难真正地理解死亡,只是某一个时刻会觉得有些不知所措。面对死亡,仿佛只有葬礼可以予以宣泄。
然而,《活得通透》告诉你,死亡之前,最坏的事情若是已经安排,那并没什么需要再思索考量,也无需挣扎乱来,反而是享受人生最后一段时间会让人生来得更精彩。
葬礼并不是必要的,尤其对于已死之人而言。同样的,对于未亡人来说,究竟如果在往生者生前已经尽好义务,做好一切准备,那也值得赞颂,因为没有遗憾,更没有所谓的纠结,只是需要时间去抚平创伤,如此而已。
3.爱的定义,与生儿育女一样
人总会多一些对于爱的遐想,希望他一万年,希望他能生死相随。可蔡澜先生活到了八十岁之后,与诸多人谈论爱,总会有新的理解与认知。
活到他们的岁数,爱已经不再很纯粹的是跟某一个人就一生一世,而是在爱另一个人之前全身心地爱这一个人,那就已经算的上是爱了。
这个观点,跟我所想的其实很相似,因为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如果这一个阶段有成长,那么就可能会有更进一步的长进,彼此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如果一方以更强大的能量变得更好了,那对于另一方而言,或许就面临着一个失去爱的风险。
爱的时候,认真爱,爱过了,不爱了,彼此好好告别也很好。
爱的定义,彷佛跟生儿育女一样,我们养育子女,或是选择不要儿女,都是个人的选择,养育子女到了一定的时候,也需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闯,让他们自己去拼,因此,无关什么必然选项,只是每个人都拥有各自选择的权力罢了。
人生在世,活得长久不如活得通透,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关于人生的解读,希望你我都可以通透地享受人生的圆满!
原创不易,盗文必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