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是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活了将近百岁,是我十分崇拜的语言学者。他经历过炮火纷飞,也经历过病痛与孤独,但他依旧坦然面对生活,清醒而通透,纯真而睿智,终得自在圆满。
看他的散文集,不仅能给写作带来启迪,还能给我们指点迷津,让我们更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天真可抵岁月长》这本书精选了46篇文章,涵盖了季老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和生活游记等主题,季羡林质朴的文字中饱含深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季老的"天真"。
这里的"天真"不是无知,而是阅尽世间沧桑后,依旧保有内心的纯真。怀有天真之心,用孩童般纯净的眼睛看人、看事、看世界,你会发现处处有美景,日日是好日。人间有真情,生活无腻事。
这本书从六个方面讲述:季老回忆往事,心之所向,素履以往;季老热爱独处,人生孤旅,天真以渡;季老相对人世,糊涂一点,潇洒一点;季老想起故人,世间百态,皆因有情;季老再现游历,岁月无痕,山河无恙;季老回首生活,时光平静,人间有趣。
越是年纪大的人越能保有一份天真的心,这才最值得珍重和欣赏。天真需要一份坚守,也需要一份勇气。更是一种寻找自我的好方式。真正人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抵达天真。天真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过世界的黑暗,恰恰因为见过,才知道天真的好。这份天真不是无知的单纯,而是尝尽百味人生的适应与选择,是阅尽人间沧桑后的至善、至臻、至纯。
天真是一种处世哲学,是大智若愚。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看起来很聪明实则"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有的人活得非常精明,但没想到最后把自己算计在其中。相反有很多看起来活得简单的人,整天笑哈哈稀里糊涂,不在乎任何人的眼光,他们才真正的活出了真实人生。大道至简,为什么很多人说孩童的目光最为清澈,那是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更纯粹、更简单。
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明辨是非,保持内心的纯粹和热情。季羡林的一生"丰富而天真",这份天真是一种尝尽生活滋味后的选择,是阅尽世间沧桑后的至真至纯。当我们用天真的眼光去观望世界,就会和季羡林先生一样,发现"黄昏是一个春宵的轻梦","月是故乡明",人间有真情,生活无易事。天真可以抵挡时间的流逝,当你揣着一颗平常心看世界时,就会发现生活原来是一件赏心悦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