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和夫人前往萨拉热窝进行访问,却在途中遭到暗杀身亡,这一事件被称为“萨拉热窝事件”,也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这场危机引发了长达数年的战争,最终葬送了哈布斯堡君主国。然而,斐迪南大公本人的形象却显得单薄。由于历史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对斐迪南的评价充满了似是而非的传言。
《刺杀斐迪南》这本书接近于斐迪南的传记,讲述了他的生平故事。虽然书名是“刺杀斐迪南”,但对刺杀事件本身的叙述仅占书中约4章内容。而在前12章中,书主要关注斐迪南和他心爱的妻子索菲的故事。作者采用了大量未曾公开的信件和私人文件,为斐迪南平反,为他创造了一个更为灵活、更有人情味的皇族形象,并驳斥了那些关于斐迪南在科诺皮什捷与德皇密谋开战的流言。作者明显抱有同情态度,注重聚焦于夫妇二人的私人生活。
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贵贱通婚带来的影响不仅困扰了这对夫妇半生时间,还多少导致了最终的悲剧。而书的最后几章则讲述了斐迪南夫妇去世后的余波,他们的子女颠沛流离的命运,以及后世对相关人物的评价。
欧洲联姻之所以高度重视血统,是与中国古代寻常人家出身的宫女嫔妃因为皇帝垂幸而地位跃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斐迪南是弗朗茨·约瑟夫的侄子,也是皇位的推定继承人。他的新娘必须与他地位相当,是某位公侯之女。索菲出身于霍泰克家族,其中流淌的贵族血脉连续三十二代不曾断绝,也可称家世显赫,但与哈布斯堡家族相比,还称不上门当户对。因此,当斐迪南爱上索菲后,他遭到了重重阻力,弗朗茨·约瑟夫认为这将令哈布斯堡家族威信扫地,竭力劝阻。但斐迪南决心已定,坚持这段王子与灰姑娘的感情,最终在同意接受自己的婚姻被认定为贵贱通婚后,他得以如愿。然而,这也意味着即使斐迪南登基,索菲也不能成为皇后,他们的子女也不能继承皇位。这桩婚姻令弗朗茨·约瑟夫深感不满,并在伯侄二人间制造了一道“永远无法弥合”的鸿沟,之后他放任侍从总长蒙泰诺沃利用宫廷的繁文缛节一再为索菲制造麻烦,以近乎羞辱的方式提醒她不属于皇室一员。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皇帝以及贵族的态度有所软化,索菲作为大公之妻也逐渐被英国、德国等欧洲王室接纳。夫妇二人婚姻颇为幸福,还有了三个子女。皇帝日渐衰老,斐迪南开始介入国务。前景明朗,只要等待继位便是。只可惜,1914年的刺杀事件令一切戛然而止。得知这一噩耗,弗朗茨·约瑟夫评论说:“太可怕了!全能的主绝不允许挑战过他权威的人逍遥法外。一种更高的意志恢复了我不幸未能维持的秩序。”这充分表明了他对侄子及其婚姻的态度。斐迪南之死极富戏剧性。这不仅表现在其过程,也表现在其影响。关于斐迪南遇刺,后世流传着许多阴谋论,甚至有人认为是哈布斯堡皇室安排除掉了他。书中对此作了分析,认为这应归咎于系统性的官僚主义无能和失职。书中还原了从斐迪南萨拉热窝之行的计划、安保安排以及现场处置中诸多过失和官员的颟顸无能。这件事不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各个环节都出了问题。当地总督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