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这个故事非常着迷,因此找来了著名的“同人文”,作者一定是对故事和角色深爱不已,才花费一年多时间进行调查来创作这部续集。通过阅读,我能更深入地探索这个空间,并与世界各地同样热爱“巴黎圣母院”的人建立共鸣。
作者涵盖了Erik生平的所有故事线,内容之丰富可想而知,喜欢Erik的人不容错过。但我个人认为作者创作时存在偏爱视角,导致许多情节缺乏说服力,甚至让我感觉Erik有些过于神化和偶像化,显得有些失真。让人不禁产生疑问:怎么有人会完美到这种程度?怎么有人会同时精通艺术、建筑、科学、医学、腹语、轻工、水上漂流,还尊重女性,保护小动物,有教养和礼节,具有极度的吸引力,还是诸多情感的奴隶,外貌反而成了唯一的缺点?全书的几个章节以不同人的角度描述Erik,包括Erik自己的独白。但大家对他的看法最终都趋于"pity", "respect", "affection"等,一些"偶像式"的设计或许会令我感到失望和索然无味。我其实更希望去看一些Erik更多维的瑕疵和缺点,或者在与人交锋时不那么潇洒的尴尬时刻和失败时刻,还有其他主要角色对他一些人格特点的否定,这些笨拙和不完美或许才构成了我心目中真实且立体的Erik。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存在这些不完美,现实中似乎也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传奇色彩的人物吧。因此,作者的完美化处理让Erik更近似于神话故事或远古传说中的遥不可及的“诸神"之一。在Erik为我们构建的壮丽恐怖的地下宫殿中,他的完美之处增添了一丝别样的美感。有些不现实、不符合逻辑的情节或许确实存在,但这个改编和续写仍是我非常喜欢的。
全书中最出彩的部分莫过于《Counterpoint:ErikandChristine1881》,基于原小说的情节和音乐剧的情感涌流进行了绚丽且扣人心弦的扩写。极致地探索了主要人物的动荡不安的内心世界,是我认为比任何版本都更为出彩和扣人心弦的。Erik和Christine在地下时光的相处是一个加长版的“夜之乐章”,神秘美妙又迷幻,并带着一点情色的暗示,是我对于美学诠释的至高境界。作者对韦伯音乐剧版本的热爱也体现在词语和情感的交错流淌中,映射了音乐剧的韵律美。
书中存在一些禁忌的设定,例如同时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确实有些震裂三观。但转念一想,正如那句歌词所言“Pastthethoughtsofrightorwrong”,在Erik构建的壮丽恐怖的地下宫殿中,什么是对错和道德准则呢?在这片文学与艺术的领地中,在这个混沌而神秘的世界中,我们可以随意践踏那些现实中束缚我们的一切,酒神精神才是落魄灵魂的最终归宿。
我的生活平庸而无力,远不如地下宫殿里的戏剧性对话和独白那么充满魄力和美感。一眼望去,生活的尽头仿佛就在眼前,这条笔直、阴暗的小路上回荡着规律的、禁锢的、令人头晕目眩的钟表声。然而那自由荡漾、无边无界的地下迷宫竟成为我在平凡生活中聊以宽慰的小小寄托。那个戴着面具、有着奇思妙想的幽灵成为了我永远不可抹去的爱神和美神。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