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由余华选编的散文集,共计三十九篇。时间跨度十分之广,始于九十年代,至今仍在更新,其主题主要围绕“我”和“文学”。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小标题为“文学青年的诞生”;主要记录了余华前期的写作历程,以及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近几年,余华“蔫坏”的人设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散文集中,他写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好是坏,都没有脱离自己的经历。他详细地描述了他的成长历程,他与家人之间的纠葛,以及与儿子的争胜负。这些文章尽管写于早先,却已充满了余华的独特韵味,读起来看上去像是余华亲笔所写。
下篇小标题为“把写作主要记录了余华对文学的探索与领悟。余华是我们国家最成功的作家之一,作品一部接着一部,不仅有影视化的势头,也赢得了职称、头衔和口碑的好评。受此启发,他在文学上做了很多思考。在其中,他的演讲稿便占据了很大的篇幅。这些内容是他在xxx邀请下,介绍写作经验时的碎片收集。虽然篇幅较为有限,但一篇篇读过去,你仍旧能够感受到余华一直以来的经验总结。当年,他出道时写短篇小说,是先锋作家;后来转而创作长篇小说,比方《活着》。然而,他总是有目标的。和莫言在诺贝尔晚宴上的演讲不同,余华认为他的写作意义在于“写出拥有灵魂和希望的作品”,写作更应该贴近内心。在这个目标下,他从不容许被定义,不断前进。
这本书是非常值得一读的。里面有许多实用的内容,如关于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探究,以及关于“非经验时刻”和“非经验阅读”的思考。他详细讲述了如何处理小说中的心理描写。我想说,这些思想方法对于我的写作之路,起到了十分大的启发。余华的语感非常好,所以全书读起来非常轻松。这或许也是为何大家都邀请他去演讲的原因之一。通俗易懂而又有趣,谁不喜欢呢?
最后,我想谈一下这本书的序言。竟然是由俞敏洪写的,感觉就好像是李健在歌手决赛上请了小岳岳伴唱助阵。当然,通过阅读序言,我知道这本书是新东方出版的,俞教授也是读书虔诚的爱好者,但是感觉总体还是有一点奇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