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生死、真假,是唯心还是客观存在,实际上是思考社会中的孤独感。我也曾半加工自己身上的故事,以第三人称视角,享受复盘时的咀嚼,包括难堪的、愉悦的,近身观察生活剧,有代入感。语言冷静中透着呆板,没有惊喜,也挑不起好奇。讨论两性,苍白粗鲁,没有细腻的品格,也没有豪迈的快意。从回忆九岁到今夜,故事碎,就像喝醉吐出来的呕吐物。在一夜白头后,语言洗涤过,仍然醉着,但清冽了不少,在记忆森林里迷失。记录上个世纪历史时,就像树叶落花一样残酷,读者可以窥见种种殊色,和大树无力阻拦无力发声只能默默见证残厉时哆嗦的血色。第九章写的是少年动情思春,情绪充沛。写作非线性叙述,有宿命感。第十章讲话怎么哦来哦去的,译制腔吗正常人谁这么讲话为偷窥辩白,将自己慕强即一切的爱情观强加于普世,既可笑又可悲。其自惭形秽、悲观、视诸表面的善良,不通过化身的坚强对抗命运,而通过献祭他人控诉,占据道德制高点。把所有历史都跟爱情联系在一起,在男作家里是比较罕见的。爱情很民生吗一些重量还是要由自由跟尊严来托起,更何况不让人羡慕的爱情,我们一般称之为坟墓,或者耍流氓。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