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读书、买书与藏书,真的很羡慕那些有大大的书房的人。书架一字排开,放上各种自己喜欢的书籍,在摆上一张宽大的书桌,一把舒适的躺椅,没有什么比窝在这样的书房里看书消遣再来得自在舒适的事情了。可见“丈夫坐拥书万卷”不止是古代读书人的梦想,也是现代读书人的梦想。
而拥有一个可以摆放万卷书册的书房,更是每一个现代爱书人的梦想。藏书家韦力说,书房是不可示人之地。因为书房对个人而言,是相当私人的领域,它不仅收容了书房主人的阅读偏好和阅读趣味,还体现了书房主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书房里盛放了太多主人寄托其中的他人难以体味的情感,如果大剌剌地将其示人,就总有种要把自己的隐秘心事宣告于人的感觉,多少令人惶恐。
但如果反过来,让自己去参观别人的书房,那还真的是一件令人激动又让人兴奋的事。试问,哪一个爱书之人会不喜欢这样能满足自己窥私欲的好事呢!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窥私欲”,那么这本未读出品的《读书与藏书》一定能满足你的小小癖好。
《读书与藏书》的作者是知名书评人、作家、插画家绿茶先生,他对于书房走访这件事惦记了好多年。当初他还在《新京报·书评周刊》做编辑的时候,就曾做过书房走访系列的版面。遗憾的是这个版面后来取消了,这个计划也就一直搁置了。直到2019年,他又重新启动了这个计划,探访了27位文化名家、学者、艺术家和作家的书房,在与书房主人的一问一答间,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了书房主人的学术观和藏书观。
绿茶先生的每一次探访都是一次深度谈话,并以文字结合图片的方式,集结成了这本《读书与藏书》,将每一位被访谈者的书房展现在世人面前。读书与藏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藏书方式,有些人不以藏书为乐,却因为研究工作的原因日日与书为伴,家里也几乎堆满了书,可以说是生活在书堆里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和夏晓虹夫妻俩就是生活在书堆里的典型案例。据不完全统计,陈平原教授夫妻俩的藏书量在三万册,其中多为研究领域要用到的专业书。三万册书放在家里什么概念绿茶先生说,当他到陈教授家后,入眼的都是书架,从客厅到餐厅再到厨房,所到之处的墙体上全部立着书架,而且客厅的各个角落里也都堆放着书。陈教授说,家里书多了,书房的功能就越来越弱,想要找的书也越来越难找,整理起来也特别困难。他说,理想的书房一定是既舒适,又方便,还整洁的,一定要有舒适明亮的阅读环境,因为书是用来阅读的。关于藏书,陈教授说他一般只收藏对自己有意义的书籍,可以是朋友送的,家人送的,或者某位敬重的作家送的。
但相较于藏书,陈教授更倾向于为了读书而藏书,而且他家背靠北大图书馆,一些经典古籍可以直接去图书馆借,所以家里放的书一般都是自己需要的和想读的。在这样体量庞大的书丛中做学问,陈教授有一套自己的找书方法,那就是独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地图”。有了知识地图,就可以建立起自己的书库,走出自己的知识小径。下一次找书时,只需要沿着知识小径走就可以了。陈平原教授的老师王瑶曾说,书房分两种,一种是为读书而藏书,另一种是为了收藏而读书。陈平原教授很显然是第一种,而藏书家韦力则更像另一种。
韦力先生拥有一个由两套相邻的近600平方米的单元房组成的藏书阁,取名为“芷兰斋”。芷兰斋里的书架通顶高,书架之间过道不足一米,其中收藏古书近八万册,严格按照四部分类法摆放,经、史、子、集各有居所。韦力先生藏书和一般人藏书不通,他藏书不是为了阅读,也不是为了把书籍内容当做研究对象,他是把书籍本身当做研究对象来研究的。因为他希望研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书志学”。
关于藏书、藏书需要具备的条件、如何规划藏书的方向等问题,绿茶先生和韦力先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