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鬼一直是一个暧昧不明、最好敬而远之的存在。但是,在中国文化中,鬼的存在却无法忽略。自史前时期始,中国文明发展历程始终与鬼相依相随。在现存最早的文字——商代甲骨文中就已经有明确记载的鬼,流变共生。虽然许多现代学者认为鬼不值得认真对待,但鬼在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然而在中国通史类或者文化类书籍中,我们很少读到关于鬼的内容。在宗教研究著作中,与鬼相比,仪式崇拜等似乎更重要。在图书市场上,我们能够看到的关于鬼的主题著作则更少,且要么是较为浅显的资料整理,要么是为了破除迷信而写的。
许多人对中国传统鬼故事的了解,大多基于明清文学,尤其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再往前,有宋代的《夷坚志》,有唐传奇,有六朝志怪。这些文学作品不断重塑着鬼的形象,构成了今天大众对鬼的认知。
尽管如此,早期中国鬼的研究却相对较少。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的《早期中国的鬼》深入探讨了从远古到公元6世纪隋唐统一国家之前所存在的鬼观念。在早期中国,鬼和神两个词经常混用,且鬼一词并不限于“人鬼”,也泛指“精灵”。人死后如果得到适当的葬礼和祭祀,就能安息;而没有得到适当的葬礼和祭祀,或者早亡和横死,则会变成“厉”,回到人间纠缠或伤害生人。
在秦汉大一统建立之后,冥府开始逐渐官僚系统化,阴间的官员进行收发与死者有关的文件以及安排他们的陪葬品。这个构建出来的阴间越来越接近人间的官僚环境,导致鬼的形象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多以人的形象出现。道教与佛教进入中国后,它们需要面对已有的流行民间信仰,包括对鬼与灵的崇拜。这些宗教都需要与中国原有的鬼观念做出妥协。
虽然许多现代学者认为鬼不值得认真对待,但对于古代大多数平民来说,他们没有不相信鬼存在的选择。鬼其结果本身就是真实的文化实体。因此,了解鬼对于对历史和世界的认知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