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是必备的技能。从我们出生开始,各种表格和证明就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随着科技的进步,纸质表格变成了电子表格,人工流程变成了系统网络传递。但是表格这个形式却一直存在着,以各种形式出现。
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离去,这些表格将证明我们曾经存在过。
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你喜欢这些制度吗?大多数人可能会回答不喜欢,因为愚蠢、繁琐、死板、不近人情、不懂得变通正是它们的代名词。
我们试想一个经常遇到的场景——当我们把辛苦准备的资料交给办事人员,结果被退回了,因为“不符合规定”。于是我们开始软磨硬泡倾诉自己的无可奈何,然而得到的回答仍然是“不符合规定不行”。要么怒气冲天拍桌子威胁要投诉,得到的回答是“请走投诉流程”。
屁股决定脑袋,如果我们坐在办事员的位置上,立场就不一样了。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每一个来办事的人往往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可是规则就是规则。规则的好处就是可预见性,符合规则就行,不符合就不行,就这么简单。
办事员做了这份工作,就必须承受所有人对规则的怒火。他也觉得委屈,他只是生产线最前端的一颗螺丝钉,规则又不是他定的。他也会觉得愤怒,觉得这么简单的规定怎么还有人不明白,就不能都按照规定来吗?确实,换一个角度,如果没有规则,一切就乱套了。规则实际也有对大家的保护。
这就是官僚制的故事。工具理性所塑造出的官僚制是“非人化”的,摒弃了情感,追求绝对的“对事不对人”。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切实提升了效率;但另一方面,它造就了片面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关系,也就是在本书中也提到的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铁笼”。
其实对个体而言,感性和绝对理性的冲击必定会产生痛苦。个人理解,我们对于规则的真实态度,其实更偏向感性认识。例如,当规则有利于我们时,我们就举双手赞成;而当规则不利于我们时,我们就强烈谴责。
我们乐此不疲地玩着官僚制的游戏,却很少思考规则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能不能改变规则?以上的例子及其中蕴含的矛盾,都蕴藏在本书中。
本书的作者是之前写过《毫无意义的工作》的大卫•格雷伯教授。他用犀利的语言为打工人讲述大实话,剖析现代很多痛苦的根源,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本书中,他分别从暴力、技术和理性的角度揭示制造愚蠢规则的根源,并明确人们不可能离开这些规则的真实原因。最后,作者也坚定地指出了被忽视的终极规则:我们创造了这个世界,我们有能力去改变它。
本书看着薄薄一本,但从内容上来看,个人感觉较之前的《毫无意义的工作》来说更加硬核,确实要紧跟作者的思路。不过好在书中也有很多贴近生活的例子,例如作者就以自己为母亲处理个人事务所经历的波折为例。从情感上来看,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情绪;从理性上来看,也能够引发读者的一些思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