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看起来有些让人心烦。从头到尾都是描写内心的矛盾纠结和最终的退让与半推半就,可以称之为“职场心理纠结之书”。它从恢复高考写到21世纪初戛然而止,却也展现了一个大趋势澎湃向前、令人振奋、成就斐然却令人混乱而欲言又止的年代。
就写作的角度来说,它的职场心理描写非常到位,真实贴近现实,就像办公室里到处流传的小八卦一样。它充分担当了小说的社会功能,成为了一本关于人情世故、职场潜规则的案例教科书,也因此被封为神作。对于很多职场小白和那些还没有脱离“学生气”、“知识分子清高”的职场人士来说,它真的有棒喝的功效。估计很多人都是相见恨晚,山人自此见人间。
但从文学的角度来看,除了职场心理描写到位之外,其他方面就显得乏善可陈了。书中描写的人物千人一面,都是被物质需求和现实需要牵着鼻子走的人,毫无例外。一本作品如果只写了一类人而且还缺乏客观的多侧面的观察,无论是行为还是心理的选择,从自身出发的主观思考具体而微,而客观的表现基本没有得到体现,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好书。例如老百姓对于传染病高发区的观点和想法,书中几乎没有提及。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作者“拿捏得当”“适可而止”的写作态度。或者这样的主观思维活动其实也是这类人的自恋的表现,考虑的都是票子房子车子位子孩子,说白了就是个“面子”,活在与他人的物质和社会地位的比较中,不断内卷无法自拔。他们无法把自己放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和更长的人生实践中去思考问题,因此总是陷于纠结,不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汲取力量的源泉。他们的理想之基和信念之源得不到滋养,逐渐崩塌干涸,从身体到灵魂逐步被改造、扭曲直至价值观糜烂也就是大概率的事了。
不过存在即合理,这种类型的书之所以流行必然有流行的原因。作者聪明地抓住了职场中人共同的隐痛:理想信念不得不屈服于职场的潜规则,并逐渐被物化奴化。只是作者的写作手法过于写实,过于写实就容易陷入绝望、悲观、抑郁和虚无,无论是生活还是灵魂,都需要一些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滋润。因此,我觉得把这本书当成一本讽刺小说,类似《官场现形记》那样来看或许会更加健康。如果只是当成一部写实的小说,并且按照书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去实践,收获的也许除了“进步”还会有更严重的空虚和沦丧。就像书中的池大为,即使到了很高的位置也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和答案,有的只是随波逐流,行为上选择了渔父哲学,内心里却还追悼着屈原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类人的心理和精神撕裂,也是这个时代造成的心理和精神撕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