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十二年,《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初版于2011年,经著者马俊亚修订,以900多页的面貌再度面世。或许不少读者会被此“规模”吓跑,但这本书看上去又厚又重,实则表述通俗易懂,对于大众读者而言,翻阅完它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与精力。
这部史学研究著作探讨一个问题:新中国以前淮北地区为何走向衰落乃至一直呈现贫困的样态。基于这一问题,书中将原因追溯至明清时期,从传统中国政权到民国时期北京政府与南京政府执政,皆以“顾大局”的姿态在淮北一带进行国家工程建设。然而,中央政府这般介入不但对淮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还导致当地百姓利益受到严重损失,淮北由此成为被牺牲的“小利”。问题在于,这种牺牲并不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在这过程中,中央只顾水运保持畅通,漕运顺利,而官员们从上至下趁机为己牟利,商人亦如是,最后不管大祸小祸,都转嫁到了民众身上。
要考察一个地区社会的生态变迁,便要关注当地的地理环境及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分布,此外还要考虑当地参与运作的产业链。新中国以前,农业、漕运与盐业是淮北地区会涉及到的重要产业,尤其丰富的粮产曾使淮北成为富庶的地区。但随着国家政治中心的迁移,运河河道与水利工程为之改变,往日被重视的地区便因此瞬间被边缘化,再由于人力过度改造环境,当地自然生态被严重影响,想回到过去已不可能。更何况新的政权都有一套自己治理国家的逻辑,例如民国时期要“国富民强”,重商业、推经济,修复地方利益受损的部分又成了不了了之之事。淮北用了数百年来见历与记录这份历史伤痛。
一个整体由多数的局部组成,局部与局部之间相互联系,局部不一定为整体,但整体体现了局部,如果只是单纯把局部当作局部,认为其是可以被随时牺牲的,那这样的整体内部必然是不稳固且容易被破坏的。淮北被中央政府轻易牺牲掉,当地民众为了生存四处逃难,又或是为谋生计前往上海地区到工厂工作,这样的人群流动一旦规模巨大,他们所到之处的资源与利益分配也随之受到影响,尤其在资源紧缺的现实下,矛盾容易由小至大,从下至上不断激化,当中央政府无法很好地协调与处理这些矛盾时,其权威与地位也会大受影响。
《被牺牲的“局部”》可以说是淮北儿子写给淮北的告白书,著者在字里行间注入的激昂悲愤的情感让读者也能在这部史学著作中感受到他对家乡的关怀。值得一提的是,著者在行文上遵循了史学研究的规范,书中不少地方都值得硕博士论文撰写者参考与学习。但或许因为该书论述的问题是基于与淮北社会发展的不同方面(漕运、盐业等)而展开,部分论述在体现时段性上显得模糊(时而明朝,时而民国),难以一眼便能看清淮北在某方面某问题的完整的发展脉络。这本书其实也有一点值得硕博士生注意的地方——由这本书的篇幅延伸思考的——即如果驾驭不好某个论题,篇幅过大未必是好事,因为论者尽可能希望展现出完整详尽的历史图景,但在读者看来便是枝蔓过多而看不清主脉络。通过阅读这本近千页的书,或许能从中学习如何把握论文论述问题的布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