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加执迷于爱情?铃木凉美女士在书中写道少女漫画一个世纪以来不变的核心:恋爱至高无上,它是让人变得特别的机会,是满足认可欲求的机会。这句话有种令人醍醐灌顶之感,其实女生对爱情的追求中隐含着认可欲求。被另一个人喜欢、追求,不正是对自身的极大认可与肯定吗?但是这种依赖于他人的认可又是多么的浅薄与脆弱。所以女性主义始终在主张女性不需要男性的认可也能做好自己,“我的价值由我创造”。这种意识的觉醒导致女性越来越抗拒男性对女性所做出的定义,“女生应该温柔、可爱、性感、贤惠……”。但是尽管在女性主义越来越强势的当下,尽管女性已经可以从越来越多的地方获得认可,可却依旧无法完全摆脱两性认可的桎梏。“有些女性至今还盼着男方提出“请和我交往”,否则就坐立不安,但在工作中又步步高升,不把男人放在眼里。她们身披浪漫爱意识形态的余香,带着男权的伤痕,捧着老一辈交到她们手中的尊严,还有自己决定自身价值的自由,但是她们一样都不舍得抛弃,只得东奔西跑,手足无措。”可能人注定只能拥有有限的理性吧,又或者我们这一代在潜意识深处仍受到了浪漫爱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那究竟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书中套用了弗洛姆对爱的定义:放弃对“被爱”的执着,积累“爱”的经验。“世间最有意义的行为不正是不求回报的付出吗?这种行为的回报不来自他人,而来自我们自己。”与焦虑如何才能“被爱”相比,也许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主动去爱,如何爱自己,如何爱他人。(插一句,书中上野千鹤子女士的一段话真的有戳到我的笑点,“我寻求的是‘性关系’,而不是爱或认可,所以男人在床上低语的‘我爱你’都令我厌恶。我心想,我的性欲是纯洁的,不容玷污。”)二、女性应该对男性感到绝望吗?书中铃木凉美女士反复对上野千鹤子女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能对男人不感到绝望?”这个问题可能是现在很多女性想问的,或者也是很多男性想问的。在当前的互联网环境中,男女之间的对抗情绪似乎变得越来越激烈。女性讨厌来自男性的凝视,拒绝服美役,抗拒婚姻与生育。男性讨厌女拳,认为女性用负面个例放大抹黑男性形象。并且双方都认为自身承担了更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另一性别群体感到绝望吗?也许上野千鹤子女士的回答是更加理性的:“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可救药了。’因为说‘男人没救了’或‘女人没救了’和说‘人没救了’一样,都是一种亵渎。人有可能是卑鄙狡猾的,但也可以是卓越崇高的。”三、永恒的真爱存在吗?即使抛开男女在恋爱中诉求的不同,单从爱情本身来看,永恒似乎也无法存在。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神秘与想象的面纱一旦揭开,一切不会逐渐变的索然无味吗?更何况我们还要给爱情找一个结果,建立起围墙,将两个独立的生活打乱融合成一个,爱情能抵挡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遭受到的入侵、控制、不适以及妥协的委屈吗?也许更重要的还有双方为此放弃的自由。所以有人说婚姻制度是反人性的,进而追求一种更加开放的关系。可是回顾历史上著名的开放式关系,似乎也并没有哪个真正取得了成功。书中上野千鹤子女士说:“恋爱是同时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过程,最终能将我们引向畅快的‘孤独’。”可是假如不想拥有这份畅快的‘孤独’呢?还是说这终究是一堂必修课?也许现在的我还是满怀希望的悲观主义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