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对我而言是《都柏林人》里最特别的一篇,它是我高中时的英语阅读材料,印在灰绿色的再生纸上,塞在试卷堆里。故事的开始是一个12岁的男孩介绍自己的生活环境。当时看来,已故的牧师,荒芜的花园和紫罗兰色的天空,仅仅是芜杂的生活本身,没有什么可留意的。开始吸引我的是女主角的出现。她总是站在光下,懵懂的男孩躲在阴影里观察。男孩欣赏她的美,在他心中发生了种种变化,日渐强烈的情感似乎把他带到了一个超然的,神圣的领域。然后女孩第一次对他说话了,他只是注视着她的白裙。她说,她想去阿拉比市场,可她没有时间。他说,如果他去,一定会给她带点东西。接下来的一切就像无数恋爱故事那样发生。男孩盼望着周六晚上到阿拉比去,“阿拉比”这个词也突然有了魔力。那一天到来时,因为姑父的晚归和列车的延误,男孩到达时市场即将关闭。在半明半暗的大厅里,他走向一个摊位,那里只有高大的瓷瓶和摊主的说笑声。徘徊过后,他走向大厅的中心,听到灭灯的喊声,然后被抛进了黑暗。在黑暗中,他发现自己是一只被虚荣驱使的动物,痛苦和愤怒笼罩了他,故事戛然而止。第一次读的时候很不理解这个结尾,我认为这甚至算不上一个结局。在阿拉比的这些事都是偶然发生的,假如没有这些,男孩的感情会走向一个正常的终点。最好的情况是两人两情相悦,成为恋人,或者是男孩表白被拒,又或是暗恋持续下去,直到两人分开。无论哪个都会让男孩相信,存在一种永恒的超越的爱,永远给人以慰藉。可是这个信仰着爱情的男孩还没有进入真正的结局。成为恋人的两人追求着更加完美的爱情,走上“通往窄门”的无尽道路。被拒绝的男孩仍然相信爱情,怀疑的矛头只能指向自己。而那个胆怯的暗恋者,则会在接下来的人生中不断寻找和她相似的身影,期盼找回年少时的感情。直到有一天他想起年少时进入的那个市场,发现他一直追求的爱情就像市场里发生的一切,只是一系列偶然因素的集合。而作者通过巧妙的安排让这一切在瞬间发生了。结合全文来看,这个“顿悟”是具有合理性的。男孩会心动,流泪,口中一遍遍念着爱情,可是他仍然迷惘,从未设想过这段感情的未来。他没有完成对爱情概念的建构,尚未将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指认为一种更加崇高的对象,这使得转变成为可能。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男孩对于自己爱上的人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从未试着了解她。即使在两人的对话中,男孩关注的是女孩的着装,而她的面容始终是消隐的。故事的女主角并未被看做另一个主体看待,而纯粹是一个客体,是男孩欲望的投射。他只是在爱着爱情本身,欲望着欲望本身,在阿拉比,他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通过作者的暗示,我们还可以假想男孩领悟到了更深层的内容。男孩可能发现,在特定的时间爱上某个特定的人是一件极为偶然的事。男孩从欣赏到爱的过程是自然过渡的,并不是在一个瞬间他突然“认出”了眼前人正是自己的真爱。男孩心中出现了一系列(偶然的)变化,通过无意识的命名行为,把这些感受认定为爱情,而眼前的女孩则被认定为爱的对象。我们可以责备这个男孩“没有去爱一个具体的人”,但这是一种苛求。他和女孩同样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他们的主体性由一系列偶然建构,其中没有哪一部分能称作本质。面具之下空无一物,不论如何了解对方,也只能像爱上一个“褐色身影”一样,爱上其中的一个表象。意识到永恒超越的爱并不存在,男孩在最后只好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虚荣心的驱使,遭受痛苦和迷茫。顿悟的男孩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呢?如果他从未去过阿拉比,大概率也会走向同样的结局。他会和许多从未将爱情理想化的人一起,接受世界的不完美,然后生活下去。而这次过早的顿悟给了他更多尝试的时间和机会,或许足以让他找到一位理想主义的同路人,一同投入偶然之中,坚持用爱的行动趋近永恒。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理想主义者总会有点乐观精神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