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枢纽》的初版于2017年面世,早在《罗辑思维》还只是一档视频节目的时候就被罗振宇强烈推荐。增订版增加了全新的一章,总结了作者对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的新的思考。
在绪论中,作者施展老师介绍了哲学角度入手如何理解中国历史,然后用正文的多个章节详细讲解了中国历史的来龙去脉,分析了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以及当下的中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施展老师从多个角度展开叙述,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人文、货币、环境、艺术、宗教等,可见为其知识面的广博和为书写本书下了真功夫。
本书中,中国历史所经历的不同阶段的划分,跟传统教材所教授的有所不同,主要包括周朝开始的封建社会、东汉开始的豪族社会、北宋开始的古代平民社会和清朝末年开始的现代平民社会。每一个历史阶段发展到最后,都会因为矛盾的不断累积并最终爆发而过渡到下一个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会上一个台阶,整个社会在社会治理、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税收效率等方面得到优化。
中国政治经济所体现出的超大规模性可以解释中国的发展历程何以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的超大人口规模有其优势,可以降低劳动成本,从而很多震古烁今的伟大工程得以修建,同时在中国的领土上,再强大的民族也被同化到中华文明之内。但这也有弊端,例如劳动人口过剩,任何以减少劳动力使用为代价的技术进步都难以实现,从而难以发展技术来提高社会的整体生产力,进而无法实现类似西方世界的工业化。这种特殊情况就导致了中国政治循环在一个怪圈里,由内力来打破原有平衡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从而需要外部势力的介入成为一种必然。
在施展老师看来,中国内部的均衡在中国历史的第三个阶段已经达成,但因该均衡导致了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人口又难以在系统内得到工作,由此外部势力的介入成为一个突破口。中国经济被纳入世界经济之内,中国经济依靠廉价劳动力得以发展,成为如书名所说的“枢纽”,即是成为介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原材料提供国角色与发达国家的消费国角色之间的枢纽,又因其自身特殊的海陆经济复合体属性成为介于陆地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枢纽。
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需要寻找对于自我认知以及对于同周边国家的重新认识,施展老师写作本书也意在激发起对于该方面问题的讨论。中国在创新认识自我,并重新实现内部均衡之后,先是依靠低成本的劳动力,之后依靠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鼓励创新创业,一步一步成为世界上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儒家思想对于我们的影响可能比我们认为的要深远得多,即使孔子因为政治原因而被神化,他所要推崇的周礼也被所有的掌权者排斥,但他的其他思想连同儒家其他代表人物的诸多思想,依然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并以“孔子学院”的形式出口到境外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典范,更为重要的的是,它已经成为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标准,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下的时代,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齐头并进的时代一起已经过去了。随着新兴市场和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活跃在国际舞台的老牌政治巨头们来说,其经济实力已经越来越支撑不起他们的政治野心,这为崛起中的中国提供了一个机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