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吃了吗”,尤在饥馑时期更显意味深长;但温饱问题解决后,“今天吃什么”成为新习惯,人情社会中互相请客也是必需品。读过《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的人见面会问“今天吃了什么”,即意识到有些食物可能添加危险物质。
作者比·威尔逊认为,食品造假并非现代社会的特有问题。随着工业革命和人们对财富的渴望,造假的方式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毒瘤化。因此,现代人享用的任何食品都可能是假的,只是程度有所不同。
比如餐馆里新鲜的绿色蔬菜可能暗藏铜绿色素,造出视觉效果;然而巧克力等食品中添加铅就带有毒害性。大饭店里的美食也未必真的“正宗”,据比·威尔逊介绍,甲鱼汤可能是煮熟的牛头肉、火腿、香草、马德拉白葡萄酒和辣椒粉拼凑出来的。
德国化学家阿库姆在英国的遭遇,逐渐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匪夷所思的食品造假世界。从阿库姆一次次拆穿造假事件的利用化学检验手段开始,现代打假就此兴起。
20世纪,随着人造香料、色素、罐头和方便面等速食食品的诞生,食品掺假事件越来越猖獗,成为全球性问题。经过比·威尔逊的介绍,读者对食品打假的历史、现状以及打假方法有了全局的把握。然而,食品掺假的治理需要更好的法律体系和更有效的监管才能防止不彻底的问题。
最后,关于食品掺假的世界,往往没有黑与白之分,而是各种程度的灰。作者提出了自己的饮食观念,希望读者能从中领悟并遵循。总之,本书揭示了食品掺假的许多内幕,能够引起读者的深思和反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