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后头晕的厉害,却难受地睡不着,沉沉睡了一觉后,终于满血复活了。
早上醒来,刷到一篇文章,对其中一段话很有感触:
很少有人能超然世外,这些年上下求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碎银几两,而为了这碎银几两又少不了慌慌张张。
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我们大多数人,为了生活都是忙忙碌碌,慌慌张张。
但也有一些人,在生活的苟且之外,找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
就像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里说的:所有人都低头看到了六便士,只有他抬头看到了月亮。
我们需要物质,但我们不能仅仅为了物质活着。
最近读张丽钧老师的《玫瑰从来不慌张》,在生活的夹缝中,我找到了那一丝淡定从容。
张丽钧老师是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协会员,《读者》等杂志签约作家。她的多篇文章被选入国内、新加坡中小学课本,多篇文章入选全国高考、各省市中考试卷。
在《玫瑰从来不慌张》这本书中,张丽钧老师还分享过一个故事,有个高考考生抄袭了她的一篇文章,作文竟然还得了高分,真是让人又气愤又好笑,不过这也侧面证明了张老师的文采确实很不错,把高考阅卷老师也“征服”了。
当然,不限于文采。
《玫瑰从来不慌张》写张老师的学生、她的亲人,写她周围的花花草草,也写她的人生起伏,在她的笔触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情怀,也看到了一个写作者的细腻。
读完张丽钧老师的《玫瑰从来不慌张》,给我的启发有以下几点:
(1)写作的意义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人们很容易以物品对自己的作用来评价一个物品的价值。
我有时候在想,文学有价值吗?写作有意义吗?如果不能给别人提供“干货”,那么这个作品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呢?
在张丽钧老师的《玫瑰从来不慌张》这本散文集中,我找到了答案。
张老师在书中提到,她的某个读者,因为她的作品走出了人生低谷。
她的学生,因为她的一句话,多年来一直备受鼓舞。
总之,她总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影响着别人。
我想,这可能不仅仅是因为张老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她对人生的态度,影响了别人、带动了别人。
在张老师身上,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写作的价值。
(2)生活无小事
张丽钧老师的每一篇散文作品都不长,而且都是生活中发生的小事,但每一篇却短小精悍。
在她的笔下,我看到等待一朵花开的那种期待和激动的心情。
我窥见了老师给学生“略施小计”后的幽默感。
我领略了芸芸众生或喜或悲的故事。
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张老师的作品,通过她的文笔展现出来的。
所以,正像那句话说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在一个作家笔下,我重新认识了世界的色彩。
(3)敏感的人,也可以会闪闪发光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个作家,张丽钧老师的文采自然是出众的。
在《玫瑰从来不慌张》这本书中,“好词好句”比比皆是,简直是一个素材宝库。
在张老师笔下,那一件件普通的小事,因为她的神来之笔,都有了一层别样的色彩。
所以,会写作的人,真的是会发光的,他们的笔是“神笔”,让我们重新看待一件事的意义。
也许是因为写作的人都是敏感细腻的吧,他们的快乐会加倍,悲伤也会被放大。
我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总是很容易捕捉到别人的情绪,以及被别人忽略的一些东西。
原来我不是很能接受自己的这种“敏感”,因为在别人看来,这种“见花落泪”的敏感多少显得有点矫情。
可是在《玫瑰从来不慌张》这本书中,我体会着张老师的喜怒哀乐,也开始与自己的敏感和解。
是的,敏感有什么错呢?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一种特质啊,如果利用得当,也会让自己和别人受益良多呢。
在电影《一代宗师》中,有一段经典台词:“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见过天地有了眼界,但是有眼界还不够,只有明白众生的苦,才能懂得自己的甜。”
而张丽钧老师的《玫瑰从来不慌张》,也包含着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哲学,至于我们能到达哪一个层次,就看我们理解到哪一层了。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