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王小波16岁去云南插队,一米八四的大高个子,撅在水田里像半截黑柱子,整日整日地插秧腰都累断了,他却说:“后腰像是给猪八戒筑了两耙。”
苦不堪言的事情,瞬间变得妙趣横生。
后来,插秧换推粪,他每天都得用独轮车,推几百斤重的猪粪上山。只干了三天,他就被累得胆汁差点吐出来,却仍不忘自嘲:“还好那些猪没有思想,不然它们看到人们不遗余力地要把它们的粪便推上山,肯定要笑死。”
苦闷的生活,刹时变得趣味盎然。
知乎上有人问:有趣的人和无趣的人,分别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有个高赞的回答这样说:“有趣的人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而无趣的人,只是活了一天,并重复了一万多次。”
深以为然。我曾经也很想做个有趣的人,像他们一样,侃侃而谈,幽默风趣,走到哪里都能自带光芒和温暖。
也看过一些书,尝试了很多次,发现想要变得有趣太难了,以至于后来,我的自我介绍里多了“天生沉闷无趣”这样的字眼。没错,在变得有趣这件事上,我放弃了好多年。
直到读完《有趣》这本书,我重燃起“成为一个有趣之人”的希望。
说实话,初翻开这本书,内心依然是半信半疑,我这样天生沉闷无趣的人,真的能变得有趣吗?
读完第一章节,作者对“有趣”的定义之后,我突然发现,我从前对有趣的理解太狭隘。真正的有趣,不仅仅是幽默的表达,可以是一个人独特的看世界的视觉,还可以是一个人做事的方式很特别,更可以是强烈的好奇心催生出的多面。
也就是说,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不一定非得是幽默的表达,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和潜质,选择练习表达、或独特视觉、或特别的做事方式、或好奇心驱使多种兴趣的深入研究。这让我们每个人看到自己有趣的更多可能性。
本书作者朱老丝,麦肯锡前咨询顾问,有趣”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自媒体账号拥有上百万粉丝。
本书第一章先从“有趣”的定义开始,刷新了我们对“趣商”的狭隘固有认知,给我们打开了更多扇变得有趣的门。
第二章分析了“有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意义。从个人层面,有趣能带给我们更积极乐观的情绪,就像一个能量棒,随时给我们能量补给;有趣还是“三棱镜”,平淡的生活能折射出多姿多彩。有趣还能让自己变得更有魅力。从人际关系角度,有趣能化解紧张人际关系,增进亲密关系。
记得《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说,人90%的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一个人先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保持内在和谐,才能处理好外在的人际关系,或者某种程度,这二者相互影响。那么,这些“有趣”都可以助我们实现。
我们小时候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着独特的看世界的角度,我们并非天生无趣,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如何被打磨得无趣的?第三章给出深刻的答案。
受教育大环境、社会标准大环境影响,以及心理学的从众、害羞等影响,我们越长大,越像戴上同样颜色的眼镜,就像执行相同代码的机器,变得越来越“无趣”,也就是我们并非天生无趣,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弄丢了“有趣”,这真是太可惜了。
既然“有趣”对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如何找回“有趣”成为一个魅力十足、充满幸福感的人呢?
第四章系统拆解有趣的密码,就像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变得有趣的地图;
第五至八章,在第四章地图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描绘,从内在底层系统、认知层面、表达层面及行事层面,分别详细给出“有趣”的具体解决办法。
内在系统就像我们的根,深入灵魂,影响着我们所有行为,作者从这个层面,给出4个人建议助我们重回“有趣”,分别是放下自我、切换身份、放大缺点、唤醒童真。
作者用四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建议,都有详细的案例,心理学的解释、可执行的细致建议和步骤。我们读这本书,就像拿着显微镜看一张变得”有趣“的地图,那些秘密宝藏的方法,都能被看见。
就像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余进所评价的那样,这本书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方法论将”趣商“拆解,令”有趣的灵魂”变得可以习得。
腾讯云副总裁潘华说,读完这本书,我们能发现并定义“自己的有趣”,而且朱老师的有趣在不断进化。确实如此,在我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发现了自己有趣的潜质,在这方面,我原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