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百年孤独》读不下去?
这可能一方面和我们自身对小说先入为主的认识有关。小说常被当成故事,读小说首先领略它的故事情节,并通过具体情节、事件,从而进一步感知置身其中的人物,包括人物的外在形象、行为和内在性格、情感、思想。这基本是大部分人心目中认定的读小说该有的体验。
但是《百年孤独》这本书打破了这种常规。
首先作者有意识地将众多情节不分主次地编织到一起,我们阅读的时候感受不到跌宕起伏,感受不到引人入胜,这就好像一首练习曲,调子比较平,没有明显高潮的部分。读着读着,就昏昏欲睡了。
其次就是没有鲜明的、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无论从人物的名字还是性格都可以发现,作者让他们不断继承,反复循环。读着读着,就一团乱麻了。所以一大半人翻开这本书最终却半途而废,另一小半人硬着头皮读完却大失所望。
我的建议一般遇到这种公认经典,但是我们尝试起来却觉得索然无味、难以继续坚持的书,我倒是有两个建议:
01、直接放弃
因为我们每个人阅读就跟其他兴趣爱好一样,是有个人偏好的,不投自己的胃口,直接放弃符合人之常情。而且把时间花在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的书籍上,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02、更换打开方式
打破固有思维,这样就可以消除原来的阅读习惯带来的屏障,用一种更包容、更开放的姿态去接纳它。因为毕竟这已经是公认的经典,那么它有过人之处是毋庸置疑的。我们感受不到它的魅力,很有可能是打开方式不对。
下面只针对坚持读完,却依然不明所以的读者分享我个人的阅读感受以及对这本书的评价。希望能略微提升哪怕一个“失望”的读者一点点阅读体验。
鲁迅先生说,“中国只有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其实还通过很隐晦的方式——一篇小说《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来告诉我们其实中国也只有三种人。
鲁迅先生用极其凝练的文字,高度概括的方式,犀利而精准地把中国的历史和历史里的中国人讲得明明白白,刻画得入木三分。鲁迅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人人性的深刻剖析,源于他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深沉的关怀。
我们如果能理解鲁迅和他作品中的思想,爱上他的文字,那么接下来理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并感受到这本书与众不同的魅力就变得异常轻松。
一个家族,不断重复的人名和性格,百年来每代人无论如何努力挣扎都徒劳无功的命运,都源于马尔克斯有意为之的良苦用心,对他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最深沉的爱,这和鲁迅先生的做法简直如出一辙。
他们都深刻洞察:历史在不断重复循环。
书中其实有过这方面的提示,有段话写道:
苏尔苏拉从家族漫长历史上重复命名的传统中得出了在她看来无可争辩的结论。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
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甚至连这少得可怜的人名也可以弃之不用了。压根不需要列出什么人物关系图,只需要放大我们的视角,从宏观去把握。故事线实在太清晰了,表面上是一个古老的家族当中几种典型性格的人,是如何应对时代的变化以及这些人连同这个家族的最终命运。
如果我们对拉丁美洲的历史有那么稍微一丁点的了解,那么这本书里无处不在的象征意义也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