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册的英格兰史进入到了第五本,书名很霸气——君临天下。可想而知,一定是来到了堪称“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时期。
进入到了这个时期,中心舞台上就没有了教宗,或者各区大主教,甚至没有了英王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茬接一茬的党魁和首相们。托利党演变成了保守党,辉格党转型成了自由党,至少在维多利亚女王离世前2年,工党尚未出现。
这个时期,上下议会真正开始负责对内和对外的政策和各项事务,成为主角。相较于之前,英王真正成为了一个象征一个图腾和一位工具人,并延续至今。
“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是科学的先驱者,是科学的观赏者,是科学的实证者,也是科学的阐明者。科学家被认为是巫师和表演家;尤其是电力,它成为这一时期引发好奇和惊讶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应用科学展馆,一只跳蚤可以被放大到一头大象那么大,人们也可以看到一条电鳗电晕它的猎物。法拉第的圣诞节讲座于1825年开办;1845年11月,他宣布光、热和电仅仅是一个伟大的普遍法则的不同形式。”
维多利亚时代,“发明似乎层出不穷。1876年,一条电缆横跨大西洋;同年,格雷厄姆·贝尔发明了电话。内燃机于1876年开始商用出售。电灯公司成立于19世纪80年代,涡轮机发明于1884年。第一辆汽车于1885年问世。人们似乎变成了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笔下的时间旅行者,穿越工厂系统进入机械时代。”任何人都似乎无法遏制住那个岛上的科技飞跃,在电气科技进入到人类文明之时,第二次工业革命顺理成章地就发生了。
在这里,我想照应一下我在读完第一册时候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提到英格兰人,第一印象是什么呢?绅士肯定是众多标签中的一个,但是,我强调了,在我眼中,这种绅士和虚伪其实是一个意思。
进入到19世纪的英格兰,“虚伪是笼罩在上空的道德阴云。”“1821年,拜伦写道:事实上,英国是盛产虚伪的大本营;虚伪的政治,虚伪的诗歌,虚伪的宗教,虚伪的道德,在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充斥着虚伪。”对此,我深表赞同。他们自以为引领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似乎带领着少部分人提前进入到文明阶段,他们声称对外殖民都是在为广大人类谋福利,是为了将“野蛮”变成“文明”。这是他们至今都在用的说辞。“大多数人,至少是那些还有点自知之明的人,都知道自称的信念和美德是空话,不过他们还是会和别人来共同维持谎言。从未有一个时代如此执着于要给人留下正派的印象。”这样的虚伪也延续至今。
在上一册书的总结中,我提出了一个小思考题——英格兰殖民了那么多地方,几乎每个地方的殖民者都对这个宗主国感到不屑,甚至很快就成功脱离。但,似乎只有一个地区,却是例外。英国殖民理论家韦克菲尔德1849年在《殖民艺术观》中写道:“当一位杰出的殖民者来到伦敦,他只是在街上徘徊,看风景,直到看腻了,然后带着对故国的厌恶之情返程。没有人会关注他,因为他是个殖民者。”英格兰国内人认为这些英国殖民者只不过是来自乡下的穷亲戚们。你看,他们对这些自己人尚且如此,对于那些被殖民的人们呢?事实是,除了殖人自己,没有人会把殖人当人。很多人至今仍相信,“一个优越的国家实施的征服会带来秩序,这完全是一种空想,并且终究会一无所获。”一般秉持这种想法的人,不是无知就是邪恶。建议多了解下历史,1859年7月某个幸运的日子,在英国平叛印度骚乱之后,它的黑暗之心就已经暴露无遗了。
维多利亚时代是1837年到1901年,东方帝国那时已经进入到王朝末期。不否认,我在阅读的时候会不停地进行对比联想,难免感叹唏嘘。但,这就是上帝的剧本,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点对未来的发展妄下定论,都是错误的。你说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