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总是在读一些社科方面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可以启发思维,还能给我们带来裨益。不过,回想起我上一次完整读完小说,居然已经是一年前了。因为我对主人公个体命运的关切,我在学校图书馆的外国文学区转了很久。这本书孤零零地立在书架上,没有任何封面的信息,反而吸引了我的注意。零落、低调、陈旧、落满灰尘、没有一字,这就是这本书的封面。读完这本书花了我三个小时,一样的零落、低调、陈旧、落满了灰尘,斯通纳的一生被打开了。对我来说,喜剧使人哄然大笑,悲剧或以慷慨激昂的就义给人震撼,或以曲折离奇的悲惨命运给人启示。斯通纳像濒临窒息的潜水员一般,在平静又压抑的叙事中,仍旧在平静的湖面下偏执地潜游。正是这种看似寻常的平静——一种极少有人打破的生活序列,让书中的斯通纳感到无处隐遁的无力感,让置身书外的读者沉浸在被压抑溺死的风险之中。
斯通纳是一个平凡生活的失意者,他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故事。如果是的话,故事就会变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的儿子,在全家倾尽全力的支撑下走出土地,勤工俭学赚取上大学的生活费,突然迸发的文学激情使得他放弃了既定的道路,走上学术之路,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实现物质精神的双丰收。然而,斯通纳的故事结局与此完全不同。斯通纳走上了学术之路,也成功地拿到了终身教职,迎娶了银行家的美丽女儿伊迪斯,有了视若珍宝的女儿格蕾丝。但是,梦寐以求的婚姻并没有让他真正地走近伊迪斯的内心,在婚后一个月他就预见了这段婚姻一辈子的失败。安稳体面的工作并没有让他得到经济精神上的完全自由,经济的拮据将他驱赶出想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对底线的坚持让他得罪了系主任,屡屡被穿着小鞋。一度让他收获新生的救赎灵魂的婚外情也没能长久,凯瑟琳的离开于他而言是牵绊,更是解脱,余生只能在读到她献给他的作品时回忆那段充满激情的日子,暂时的逃离现实生活的混乱无序。
面对生命中让他感到无力、压抑、痛苦、无可奈何的人和事,斯通纳仿佛生活在某种惯性之中,没有想要改变逃离生活的想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管怎样他仍然属于这个世界”。这是他与凯瑟灵分手时的宣言,也是他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的和解书,是他对自己平静又压抑的生活的投降信。斯通纳曾尝试做出改变,但多数以失败告终。自始至终,他没有想过逃离这一切。相比之下,《河的第三条岸》中的父亲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不是与自己的妻子发生正面的冲突抗争,而是为自己打造了一艘结实的小船,决绝地单独驾船在河上游荡,再也没有靠岸。如果说父亲选择了河的两岸之外永不靠岸的河的第三条岸,那么斯通纳则是困于混乱生活的惯性之中,从来没有想过望向河的第三条岸。他在河的这岸或那条岸上将自己埋葬在还算喜欢的工作和灵肉合一的激情中,暂得清净,暂得安慰,暂得平静。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懦弱,斯通纳的命运是如此的苦涩。他的选择,使我在可惜之后为他仅有的幸运感到庆幸。人人都可以像斯通纳一样,只不过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比不上他。斯通纳改变了自己身为农民儿子的命运,还可以在文学的世界里寻求慰藉,在灵魂伴侣一般的婚外情人怀里寻找安慰,并在现实的压力下保持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然而,他始终没有收获真正的圆满,似乎他的人生一直是混乱不堪。斯通纳无法到达河的第三岸,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岸上,但他没有选择放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